
此信息由三峡大学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三峡大学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原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研究院)2012年度招聘公告
一、简历投递方式
1. 凡欲应聘本公司者,从即日起可将简历投递至公司指定邮箱:zsrs2012@。
2. 投递要求:简历投递邮件的标题请注明"姓名+学校+专业+学历"。简历使用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标准简历(见附件)。
3.我们将在部分院校进行现场招聘,请注意关注贵校就业网或我公司网站:http://ww***com[点击查看]。
二、招聘流程
1. 第一轮筛选:公司根据年度招聘需求对投递的简历资料进行首次筛选。
2.第二轮筛选:公司对首轮筛选入围者的胜任能力进行远程测试,再根据结果进行淘汰。通过上述两轮筛选者,通知其进入第三轮筛选--专业笔试。
3. 第三轮筛选:对入围者进行笔试。公司将在本部设立考点(地点在广州市天寿路105号天寿大厦)进行笔试。通过笔试者,立即通知其进入第四轮筛选--面试。
4.第四轮筛选:公司专家组对入围者进行面试后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三、招聘咨询
1.如有任何应聘方面的疑问,请将问题连同姓名、联系方式一同发邮件至公司邮箱:zsrs2012@,标题请注明"咨询+姓名+专业"。
2.考虑到招聘咨询工作量大,谢绝电话咨询。具体招聘安排如有变化,我们将在网站上公布,敬请关注。
附件:1.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度招聘专业目录
2.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度招聘标准简历
3.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原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简介
附件1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度招聘专业目录
序号 |
专业 |
学历要求 |
备注 |
1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博士 |
要求在硕士和博士期间撰写过科研项目申请书,文笔较好,具有一定前瞻性、创新性。 |
2 |
水文学及水资源 |
硕士以上 |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 |
3 |
水利经济 |
硕士以上 |
掌握经济评价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硕士以上 |
掌握水力学、河流动力学等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5 |
水利水电工程 |
硕士以上 |
|
6 |
水利水电施工 |
硕士以上 |
英语良好,能阅读理解专业英文资料。 |
7 |
工程造价 |
硕士以上 |
|
8 |
岩土工程 |
本科以上 |
|
9 |
工程物探 |
本科以上 |
热爱地勘行业,能适应野外工作。 |
10 |
电力系统通讯 |
本科以上 |
熟悉电力系统的通讯组成及通讯要求。 |
11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本科以上 |
|
12 |
通风空调类 |
本科以上 |
熟悉空调通风系统的组成及要求。 |
13 |
海水淡化 |
硕士以上 |
熟悉水处理及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调试及施工管理工作;熟悉超滤、反渗透等水处理工艺及设计工作程序,熟悉设计标准和规范。 |
14 |
园林设计 |
本科以上 |
|
15 |
水土保持 |
本科以上 |
|
16 |
工民建 |
本科以上 |
|
17 |
港口航道 |
本科以上 |
本科及研究生均为港航专业。 |
18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硕士以上 |
|
19 |
海洋测绘(或海洋技术) |
硕士以上 |
不晕船,会游泳,多波束测深系统研究方向。 |
20 |
金属结构 |
硕士以上 |
熟悉金属结构设备产品调试与检测。 |
21 |
建筑学 |
本科以上 |
|
基本要求: 1.本科生毕业于211工程院校者优先。
2.要求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和牺牲精神。
3.应届毕业生有学生干部背景、有体育特长、多才多艺或外语口语突出者优先。
4.人品端正,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能常去工地,并能到工地进行一年左右的轮岗工作。
附件2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度招聘标准简历 |
|||||||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民族 |
|
性别 |
|
||
出生日期 |
|
政治面貌 |
|
籍贯 |
|
||
身高(cm) |
|
最高学历 |
|
最高学位 |
|
||
外语语种 |
|
外语等级 |
|
分数 |
|
||
身份证号码 |
|
高考前户口所在地 |
|
||||
本人承诺,服从公司分配,同意因工作需要常驻工地。 签名: |
|||||||
教育背景 |
|||||||
毕业院校(本) |
|
专业(本) |
|
毕业时间 |
|
||
毕业院校(硕) |
|
专业(硕) |
|
毕业时间 |
|
||
毕业院校(博) |
|
专业(博) |
|
毕业时间 |
|
||
最高学历 |
最高学历 |
本科不及格门次数目 |
硕士不及格 |
奖学金 |
最高奖学金 |
||
|
|
|
|
|
|
||
所获奖学金 |
|
||||||
社团活动 |
|||||||
|
社团名称 |
社团级别 |
社团描述 |
总人数 |
担任职务 |
||
1 |
|
|
|
|
|
||
2 |
|
|
|
|
|
||
社团活动 |
|
||||||
特长描述 |
|||||||
特长描述 |
|
||||||
主要闪光点 |
|
||||||
描述一项您组织或参与的最成功的项目/活动/工作 |
|
||||||
您为什么选择 |
|
||||||
工作/实习经验及研究项目(请尽可能详细填写) 非常重要!!(应届毕业生可重点详细填写读研、博期间的项目) |
|||||||
起始时间 |
终止时间 |
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 |
工作单位或 项目用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系方式 |
|||||||
移动电话 |
|
固定电话 |
|
||||
通信地址 |
|
||||||
邮政编码 |
|
|
|
||||
|
|
|
|
|
|
|
|
附件3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原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设计研究院)简介
经营理念:因顾客成功而发展
因公司发展而荣耀
因我有贡献而自豪
企业精神:团结 诚信 务实 创新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的前身系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85年,是水利部直属的珠江流域设计院,是珠江水利委员会的主要技术支撑,是国务院确定的178家大型勘测设计单位之一。2003年1月整体转制为由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新华水利水电投资公司三家股东持股,并由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控股的国有股权多元化的科技型现代企业。
本公司是一个集大型水利水电、供水、出海口门治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交通、新能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大型规划、勘察设计研究单位,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和东南亚部分国家,改企转制以来取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的好成绩。
公司人才资源集中,专业配套齐全,技术装备先进,在低水头大流量径流电站设计、近海域水下勘测、出海河口治理以及大型供水工程等技术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以优秀的设计质量和真诚的服务态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良好的薪金福利待遇以及完备的培训计划和宽松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位员工不仅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还能够学到知识,学有所长,让自身的职业生涯获得更好地发展。
展望未来,中水珠江人已经开始承载梦想起帆远航!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中水珠江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欢迎您,有志于加盟中水珠江的同仁!
人力资源
公司目前从业人员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25%左右,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近70%,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半数以上。
人才理念
中水珠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有效激励机制和公平的竞争平台,帮助员工在中水珠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经营范围
□水利水电 □航电工程 □新能源 □工程监理 □招标代理
□工业民用建筑 □造价咨询 □水土保持 □工程总承包 □水资源论证
□安全鉴定 □信息技术领域 □项目投资 □项目管理 □工程咨询
□监控设备自动化集成 □交通工程(港口、码头、公路)
□市政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
公司业绩
公司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型重点项目和几百项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工作和近百项的监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司在夯实勘测设计主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逐渐深入到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水运、环保、新能源(风力发电)以及水利信息化等业务领域。
公司已完成水电装机总容量达4000MW,总库容逾350亿m3,工业与民用建筑总面积超过290万m2,监理工程投资约280亿元。在公司完成的项目中,共有130多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奖18项,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4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17项。
公司荣誉
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先进单位、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水利建设系统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水利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等,并且连续18年获广东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企业文化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人文关怀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公司注重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员工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培育员工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共赢的团队精神,积极构建能使员工公平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并使员工获得享有公司发展成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