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2012下半年事业编制招聘公告
根据学校《合同制聘用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川农大校人发[2012]25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于即日起启动我校2012年第一次合同制助理人员(含教学助理、实验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政工助理和技术助理6个岗位系列)公开招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大学毕业生)。
招聘部门、岗位及职责、专业、学历和其他条件要求(按岗位系列名称共6个工作表)。
详见: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2012下半年度博士招聘岗位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2012下半年度博士招聘岗位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2012下半年度博士岗位招聘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海归人才招聘公告
(一)科研助理
1、报名:应聘者根据招聘岗位条件要求,如实、准确填写《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助理应聘报名表》(附件2),并交所应聘岗位招聘工作联系人(各岗位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科研助理”工作表)。
报名时间: 2012年6月6日至6月20日下午6点。
2、面试:项目主持人自行组织对应聘者的面试考核。应聘者应带上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就读院系及专业情况等材料(往届毕业生需带上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以备资格审查。
3、确定拟聘人员:各项目主持人按照拟聘计划数,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选后报所在单位,各单位于6月28日前将拟聘人选的相关材料(含拟聘结果统计)统一上报人事处。
4、公示、体检及办理聘用手续:同其他助理(见下文)。
(二)其他助理
1、报名:
(1)报名时间: 2012年6月6日至6月21日下午6点。
(2)报名方式:登陆网址: 11***.84[点击查看],按要求提交应聘信息。
(3)简历接收:郭老师 E-mail:aumdrsc@ rsczhaopin@
①应聘者应根据招聘岗位条件要求,如实、准确填写应聘信息,每人限报一个岗位。
②应聘者应先注册,再登录,再进行岗位填报。
③应聘者可先点击“岗位申报情况”查看每个岗位的申报情况(申报情况为实时更新),根据自己的基本条件、岗位要求及岗位申报情况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④应聘者应先点击“岗位申报”下拉菜单中“应聘信息样表”,严格参照样表格式填写各项信息。若格式与样表不符,一律视为不合格信息。
⑤应聘信息提交成功后进入信息初审,应聘者可通过应聘表中填写的“电子邮箱”和应聘者在本系统中“我的消息”查看初审情况。初审合格的应聘信息将转给相关用人单位,不合格的信息可在“我的消息”处查看、修改和重新提交。
2、初选:用人单位组织业务考核组对应聘者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考核,按每个岗位1:2比例确定初选合格人员。参与初选人员往届毕业生应带上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应带上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就读院系及专业情况等材料以备用人单位进行资格审查。
初选时间:2012年6月26日至28日,具体时间以用人单位通知为准。
3、面试:各用人单位于6月28日下午6点前将初选结果及初选合格人员材料报人事处。人事处组织相关部门对初选合格人员进行面试。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公示:人事处将对面试合格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公示期结束后无异议者名单报学校会议讨论,通过后作为拟聘人员进入下一程序。
(五)体检:拟聘人员需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体检标准按照《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川教函[2004]295号)规定的条件标准执行。体检费由本人承担。
(六)办理聘用手续:体检合格的拟聘人员与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三方聘用合同。
1、聘用人员的工资、校内津贴、社会保险及聘期管理参照《合同制聘用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川农大校人发[2012]25号)(附件3)规定执行。
2、首次聘用期限:3年。首次聘用期满,对表现优秀的可根据工作需要予以续聘或在校内进行调配。
3、在聘期间学校不负责解决住房,按工资和岗位津贴的5%作为住房公积金发放。
4、在聘期间其户口、档案可存放在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费用自理。
通讯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人事处
邮 编:625014
电 话:0835-2882226
联 系 人:郭老师
E-mail:aumdrsc@ rsczhaopin@
附件:
1、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下半年事业编制招聘岗位及条件要求一览表:
点击查看: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2012下半年度博士招聘岗位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2012下半年度博士招聘岗位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2012下半年度博士岗位招聘信息
四川农业大学海归人才招聘公告
3、点击下载《合同制聘用人员管理实施办法.doc》(川农大校人发[2012]25号)
四川农业大学人事处
学校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是四川第一所农业学府,1931年成为四川省立农学院,1935年并入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川大农学院,1956年川大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金秋十月,四川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百余年来,川农大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铸就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凝炼出“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孕育出“纯朴勤奋、孜孜以求”的校风,培养出毕业生“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品质。学校教学、科研、国外引智、毕业生就业、学生社会实践、体育卫生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迄今,学校已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他们已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2005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图书200余万册。学校现设18个学院、8个研究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有71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自设15个),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含自设15个),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4个部省重点学科,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纪创新团队。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20余人,硕士、博士导师约5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杰出高级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9人。教学研究成绩显著,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年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科学研究成果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共取得了500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约40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与国外20多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江泽民同志1991年和2002年两次到校视察,对学校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1年李岚清同志视察学校,高度评价“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了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2002年和2007年温家宝同志先后两次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川农大的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现四川农大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懈奋斗!
文学院学工办
201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