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一师阿拉尔市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前身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五九旅,解放战争时期的一野一兵团二军步兵五师, 1949年 11月进驻南疆, 1953年 6月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 “生在井岗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是王震将军高度概括农一师阿拉尔市的历史沿革。农一师阿拉尔市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在亘古荒原上建成了万顷良田和生态屏障,建成了机械化、规模化的大农业,兴办了阿克苏地区第一批现代工商企业,兴建起阿拉尔军垦新城和一批团场城镇,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培育形成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 2002年 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示在阿拉尔垦区设立自治区县级直辖市阿拉尔市,实行“ 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师部座落阿克苏市,行政区划面积 6180平方公里,总人口 30万人。
2009 年,完成生产总值 78.57亿元,用 4年时间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末 80亿元的翻番目标 ; 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 134. 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 5.9倍。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4年增长 10%以上,分别达到 9823元和 13558元。
农一师阿拉尔市城市建设,作为最年轻城市--阿拉尔市。 2002年 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示在阿拉尔垦区设立自治区县级直辖市阿拉尔市, 2002年 12月 5日,阿拉尔市一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依法选举产生了阿拉尔市第一届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 2004年 1月 19日,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人民政府开始全面履行职能。 阿拉尔市行政区划面积 4196平方公里,城区规划控制面积 879.64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 33平方公里,塔里木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市区。近几年,阿拉尔累计投入 43. 6亿元,先后完成了城市道路、电力、供排水、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完善了城市的基础功能,建成区达 3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 6万人增加到 10万人。驻市的塔里木大学、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新疆长绒棉育种中心等重要教学、科研机构,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目前,阿拉尔市初步构建以棉纺、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和电力能源等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工业园区升格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园区产值年均增长 50%以上。到 2015年,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0亿元以上,师市城镇化率达到 70%以上。
农一师阿拉尔市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师市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引人人才,从生活和政治上关心、爱护,做到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加大了对引进的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力度,近几年引进的大学生已活跃在师市各行各业舞台上,成为团场的生力军。有 115人走上了连级岗位, 22人走上了科级岗位, 5名人走上了处级领导岗位。 2003年从湖北农学院引进的大学生双文, 2011年 10月担任二团副团长。引进的大学生都在五六年的时间里买了楼房和汽车。以下是优惠政策摘要:引进人才到师市党政机关、团场、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引进的第一类人才:高级技师;技师;各类中等技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具备技工技术等级证书的熟练工人。到师市团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用人单位提供公寓住房,减免一年的水、暖、电费,单位发放一定的安置费用。
(二)引进的第二类人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全日制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团场护理专业中专学历以上的人员。到师市团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用人单位发放不低于 3000元的安置费用,并提供公寓住房,工作的第一年水、暖、电费免费,单位不能提供公寓住房的,实行相应的租房补贴。
(三)引进的第三类人才:获得硕士学位的全日制毕业研究生。
1 、凡专业对口,单位工作急需,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五年以上聘用协议的,享受安家费用 2万元,由用人单位按年度全额报销学费。
2 、到事业单位工作,可不受事业编制岗位职数限制,经师市人事部门同意,可直接办理相关手续,享受中级职称待遇,到岗位后直接转正定级。
3 、单位提供 80平方米住房,工作第一年水费、电费、取暖费全免,连续在师市工作八年后产权归个人。
附件: 新疆兵团农一师 2013人才需求详表网络版 .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