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宁大简介
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学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 了 新的宁夏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崭新的一页。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 理想园地。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 勇 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西部大开发、省部共建、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建设宁夏大学"和"努力把宁夏大学办成高水平大学"战略决策等历史 性机遇,着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383亩,教学实验农场1695亩。在校教职工2677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 科 在校生160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少数民族预科生近3000人,在校留学生近40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学生20000余人。公开出版学术 期刊4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多年入选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 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1995年成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西北地区宁夏主节点。拥有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 馆。学校固定资产16亿元。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有76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7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 科、 1个"211工程"重点培育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有民族学、水利工程、草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能源化工、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生态恢复、土建与水利工程、草畜产业等11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现有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双语 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70项。
学校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5.7%,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5.3%。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 学 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7个。柔性引进院士2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 一、二层次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5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28人,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人获"国 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5人入选教育部"新 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被遴选为教育部中文、物理、生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英才"工程,10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 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8人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引才312工程"。
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38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西北土 地 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为教育 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 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院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 新 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通过构建两个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人格培养方案)、完善两个体 系("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五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建设平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学生创新 能力培养平台)加以实施。学校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持续稳步扩大规模,围绕"提升质量,强化特色"的总体目标,以协同创新为切入点,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强化科研激励机制,加强问 题 导向科学研究,整合优势科研资源,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持续推进原始创新,集中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十二五"以 来,学校先后承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1360余项,经费总量3.6亿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0余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6项;发表论文 48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70余部。学校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先后与自治区5个 市、一批重点企业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特派员,建立了"清真牛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应用推广了 一批技术、装备。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不断促进国际化进程。国内合作方面,在创新与上海交通大学对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多所国内著名高校结成了实质性 的 交流合作关系。立足于民族区域特色和特色优势学科,与十几个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和台湾亚洲大学、铭传大学、东海大学结为重点合作伙伴。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 建立了海湾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我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生接收 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的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2000多名留学生来校 学习。近年来,学校的校友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先后成立了宁夏五市校友会、银川工商企业界校友会、北京校友会、陕西校友会及上海校友会。
面向未来,学校将认真实施学科统领战略、人才强校战略、质量提高战略、科研创新战略、社会服务战略和开放办学战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为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定,我校2015年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8名,其中博士24名,硕士30名,本科4名。
一、招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学术研究能力或专业技能;
3.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博士岗位招聘条件
年龄不超过40岁,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符合研究生导师或学术、学科带头人基本条件的应聘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5岁。
(三)硕士岗位招聘条件
1.年龄不超过30岁;
2.应聘各类岗位的硕士研究生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取得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或雅思(≥6.0分)、托福等合格成绩,英语专业须取得英语专业八级合格证书;
(2)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独作或一作)至少1篇;
(3)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取得全国大学英语四级以上合格成绩(≥425分),其他条件不变;
(4)阿拉伯语等小语种专业,须取得专业四级以上合格证书,具有该语言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留学经历或一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可不受此条件限制;
3.专职辅导员正式录用后不能转岗,须从事六年专职辅导员工作方可报考博士研究生。
(四)本科岗位招聘条件
年龄不超过30岁;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
二、招聘计划
见附件1
三、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式只接收网上报名,请在2015年10月8日至12日期间关注宁夏人事考试中心网上报名系统。
(二)网上报名的同时,应聘者须在2015年10月12日前通过邮寄、Email等方式或到宁夏大学人事处人事科提交报名材料。应聘者须填写《宁夏大学应 聘人员信息登记表》(见附件2),并注明应聘岗位名称。另外须提交个人简历、身份证、外语等级证书、已发表的论文等复印件或影印件,其中论文被SCI、 EI、ISTP检索系统收录的,需提供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具的检索报告。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宁夏大学人事处人事科
邮政编码:750021
联系人:杨晓梅
联系电话:0951-2061065
传真:0951-2061064
电子信箱:ndrc@ (邮件主题标明为“姓名 应聘岗位 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网”)
附件1.:宁夏大学2015年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计划一览表
201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