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学校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主校区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松江校区占 地近1200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一座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美丽校园矗立在浦江上游,镶嵌在佘山之侧,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 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经过36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不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2 个硕士专业学位点,85个本、专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名,硕士研究生近1500名。学校各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外)实 行完全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校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始终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培养高素质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办学定位和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目标,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与行业 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 “三协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校训精神的优秀工程师、经济师和设计师的摇篮。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 院、飞行学院、服装学院、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社会科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女工程 师学院等21个院、部,工程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展示中心、服装设计展示中心等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中心、经济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上海飞行仿真 技术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先进材料跨学科中心等研究机构。学校拥有8万平方米的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是教育部和上海市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学校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一贯重视和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与战略,以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 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卓越人才为目标,积极嫁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高校 和著名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学校还与法国巴黎时装公会教育集团、韩国东西大学、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等合作举办 6个本科学历项目,4个本科非学历项目,22个学分互认项目,促进了学生海外学习和学术交流。
学校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确立了重点建设“现代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群;积极推进“现代艺术设计”和“现代管理工程与公共政策决策支持系 统”两大特色学科群建设;努力发展“生态化工与先进材料”、“先进制造与控制工程”和“基础学科”三大工科支柱学科群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轨道交通运营 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和“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被列为上海市地方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高能束智能制造技术与装 备”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检测技术”认定为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校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等学科先后被确立为上海市 教委重点(培育)学科;“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现代交通工程”学科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会展艺术与技术创新中 心”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上海市科委确定为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上海 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列为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2013年“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现代公共服务平台”,列为上海市研发公 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014年“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列入上海市教委“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产学合作教育作为学校多年来凝练形成的办学特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在全国率先构建并推进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2006年学校被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学会授予全国第一家“中国产学合作教育示范基地”。
学校毕业生具有显著的就业竞争优势,活跃在全国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全校教职员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乘胜前进,在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征途上再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现学校面向海内外诚聘有志于投身高校教育事业的各类人才。
招聘对象
1、高层次人才
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中央千人、长江学者、上海千人、东方学者等。
学校将在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
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才行动计划人员
①志宏学者: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②腾飞计划: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6周岁(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应聘者应担任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等。
③展翅计划: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成果突出等。
学校将在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
3、教学科研人员、教辅行政人员、辅导员
应聘程序
1、应聘者提供个人简历;
①简历请以附件形式发送电子版,附件及邮件名称以“应聘部门 学历 姓名 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网”命名;
②应聘简历需包括以下内容:
彩色照片;毕业院校、专业、职称、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个人学习、工作履历; 科研教学成果、获奖证书
2、学校下属院、部初审;
3、专家面试;
4、学校复试、审批;
5、办理相应录用手续。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事处
联系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邮编:201620
联系人:缪老师 朱老师 韩老师 赵老师
电话:021-67791252 传真:021-67791252
E-mail:j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