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现设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50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理、经、艺六大学科门类,以工学为主。
根据《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试行办法》,结合我院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具体招聘方案公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招聘工作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监督指导下,学院成立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学院人事处,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招聘工作,学院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二、招聘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
三、招聘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心教育事业;
(二)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顾全大局,服从安排;
(三)思想品德好,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符合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年龄、职称和其他条件。
(五)身心健康,具备胜任应聘岗位工作的身体条件。
四、招聘岗位、计划及要求一览表(见附件)
五、招聘程序
(一)发布信息
招聘信息通过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湖南工程学院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二)报名时间、地点、方式及要求
1.报名时间:2016年8月3日-2016年8月5日。
2.报名地点: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3.报名方式及要求:采取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两种方式。
现场报名:请应聘者携带个人简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职称证书和有关材料原件及其复印件一式一份,直接到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报名。
网上报名:请登录湖南工程学院官方网站(网址:ww***.cn[点击查看]),进入人才招聘栏下载《湖南工程学院招聘报名信息登记表》,详细填写表格后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湖南工程学院人事处邮箱(rsc@),邮件标题名称:"毕业学校+学历层次+所学专业+姓名"。并以附件形式提供填好的详细的个人简历、身份证、学历学位、职称证书和有关材料扫描件。
所要求提供的学历学位及相关资格证须在2016年9月30日前取得。
(三)资格审查
根据岗位招聘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在湖南工程学院网站公示,并以电话或E-mail的方式通知参加考试。
(四)考试方法
1.开考比例:不设置开考比例。
2.考试方式:采取试讲和考核的方式。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全部参加试讲,试讲采取授课的方式,主要测评应聘人员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素质等。
(五)体检与考察
根据应聘同一岗位综合成绩排名先后,按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选。体检标准参照《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执行。体检合格者进入考察,主要考察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及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如有体检或考察不合格者,按应聘同一岗位试讲成绩排名先后等额递补一次。
六、公示
根据考试、体检和考察结果,经招聘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的拟聘用人选,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审核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名单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
七、聘用
经公示无异议者,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试用期,有工作经历者试用期6个月,初次就业的试用期12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内),试用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咨询电话:0731-58683613(院人事处戴老师 秦老师)
监督电话:0731-58688908(院监察处吴老师 程老师)
附件:湖南工程学院2016年公开招聘岗位、计划及要求一览表
湖南工程学院
2016年7月21日
湖南工程学院2016年公开招聘岗位、计划及要求一览表 | |||||||
序号 | 部门 | 岗位 | 计划 | 学历、学位或职称 | 专业 | 其他要求 | 备注 |
1 | 2011协同创新中心 | 教学科研 | 5 | 博士 | 电气设计与控制、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控制 | 应聘科研教学岗位的学科带头人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近五年内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排名前5)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前3)(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是指: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委颁发的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下同); (2)近五年内获得过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或出版过学术专著,且主持1项以上国家级项目和在本学科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均为第一作者)。 主持过国家重大项目(国家863、973计划项目或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等)的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学术研究处于国际前沿领域、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外学者,年龄可适当放宽3岁。 应聘科研教学岗位的博士须具备下列条件: (1)教学科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能胜任本专业主要课程的讲课任务; (2)读博士期间或博士毕业之后,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以上,或获得省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在学校指定的A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或被国际3大检索(SCI、EI、SSCI)收录论文3篇及以上,或在CSSCI来源期刊(核心版)、CSCD核心库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为第二作者的论文,视为博士本人论文)。 |
|
2 | 电气信息学院 | 科研教学 | 2 | 博士或教授职称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6 | 博士 |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路与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3 | 机械工程学院 | 科研教学 | 1 | 博士或教授职称 | 机械工程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6 | 博士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
4 | 纺织服装学院 | 科研教学 | 2 | 博士或教授职称 | 纺织、服装专业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4 | 博士 | 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工程、服装工程 | ||||
5 | 计算机通信学院 | 科研教学 | 2 | 博士或教授职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5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 ||||
6 | 化学化工学院 | 科研教学 | 1 | 博士且具有教授职称 |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2 | 博士 | 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有机化学 | ||||
7 | 管理学院 | 科研教学 | 1 | 博士且具有教授职称 | 工商管理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6 | 博士 | 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 | ||||
8 | 经济学院 | 科研教学 | 1 | 博士且具有教授职称 | 应用经济学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3 | 博士 | 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经济学 | ||||
9 | 理学院 | 科研教学 | 1 | 博士且具有教授职称 | 数学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4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凝聚态物理专业、统计学、数学 | ||||
10 | 外国语学院 | 教学科研 | 1 | 博士 | 英语 | ||
11 | 建筑工程学院 | 科研教学 | 1 | 博士且具有教授职称 | 建筑学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4 | 博士 |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 ||||
12 | 设计艺术学院 | 科研教学 | 1 | 博士且具有教授职称 | 艺术学 | 学科学术带头人 | |
教学科研 | 3 | 博士 | 设计艺术学 | ||||
13 |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 | 教学科研 | 2 | 博士 |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 ||
说明:年龄计算,应聘学科学术带头人年龄50岁以下,即1966年7月1日以后出生;应聘教学科研岗位年龄50岁以下,即1971年7月1日以后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