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合肥工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合肥工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名称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 |
||||||
|
|
|||||
工作地点 |
江苏省 南京 | 更新日期 |
2016-09-20 | ||
职位要求 |
2017年招聘以下专业本科生: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图像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兼容、集成电路设计、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数据处理、信息对抗、水声工程、光学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源芯片、地理信息系统等 理学类:物理、无线电物理、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等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机械类: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工程、力学、工业工程等 |
||||
备 注 |
简历接收邮箱:ssszpy@,邮件主题以“学校 姓名”命名 |
![]() |
|||||
员工人数 |
5000-10000人 | 成立日期 |
1949 | ||
单位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单位网站 |
|||
注册资金 |
12585 | 联系电话 |
025-51820563 | ||
联系部门 |
人力资源部 |
传 真 |
025-51820558 | ||
联 系 人 |
严垚垚 |
电子邮件 |
ssszpy@ | ||
邮 编 |
210039 |
通讯地址 |
南京市雨花台区国睿路8号 | ||
![]() |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其前身为创建于1946年的“中华民国国防部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2002年起归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十四所形成了一个军品产业平台——所本部和一个民品产业平台——国睿集团。作为国家国防电子信息行业的骨干研究所,十四所时刻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始终坚持走理想与文化引领之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之路,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先后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工程”、“奥运安保”、“国庆阅兵”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中承担关键任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近年来,十四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中央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多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十四所在60多年的自主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共有职工8500多人(含公司)。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及省部级专家150余名,研发人员3000余人。具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60多年来,十四所走出一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之路,取得了国家及成果奖60余项,部、省级成果奖370余项,其中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8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3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 十四所在为国防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按照“军民结合、寓民于军”的要求。坚持走军民复合式发展,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现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在微波与通信、交通电子、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能源电子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覆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集团化研究所。 放眼世界电子信息工程的前沿,投身于群雄角逐的国际市场,在党和国家一如既往的亲切关怀下,在中电科技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肩负党和国家赋予神圣使命集团公司寄予莫大期望的当今十四所人,正以尽责创新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为把十四所建成创新型国际一流电子信息企业集团而努力奋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