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北京]防灾科技学院2017校园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6-11-23)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北京交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交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2017)【校园招聘】 防灾科技学院

发布日期 :2016-11-23      

单位全称:防灾科技学院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单位所在地:北京市

招聘信息


防灾科技学院

学院简介

行政隶属:中国地震局

单位性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地理位置:北京东燕郊(天安门正东30公里,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

学校特点:国内唯一一所以培养防灾减灾专业人才为主,文、理、工、经、管等学科齐全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建设单位

办学规模:占地600余亩,全日制在籍生8000多人,教师500余人

   通:由学校乘公交车到天安门45分钟(公交车每3分钟一班)

   信:北京通信网、河北通信网和畅捷的校园网

   房:租住校内住房或购买校外商品房

收入水平:硕士研究生6000元起(满12课时/周)

户口要求:来校工作不限生源地和户口所在地

 

通讯地址:北京东燕郊学院街防灾科技学院人事处    邮政编码:101601

人:丁老师  陈老师

联系电话:(010)61596171  (010)61596170              真:(010)61596029

E-mailrencai2017@, 请同时转发67306706@(邮件主题请以“姓名 学校 学历 中研博硕”)

详细信息: ww***com[点击查看]     

 学校网址:ww***.cn[点击查看]

 

 

2017年全职引进人员有关待遇

1、博士(硕士)指持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者,且第一学历必须为全日制本科(毕业学校原则上为“211”大学,本校毕业生不受第一学历限制),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相同或相近。

2、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给予安家费15万元,提供科研启动金5万元,配备1万元以内工作用笔记本电脑1台,可执行副高相关工资待遇。安家费试用期考核结束后支付50%,工作一年后支付另外50%。取得科研启动金时另行签订协议,不支付给个人。

3、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配偶为国民教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中级职称)时,可考虑安排工作。

4、学院现有住房只租不售。享受安家费者可按市场价租住学院周转房一年,也可购租院外商品住房。不享受安家费者可租住学院周转房两年。

5、引进人才系夫妻双方的,安家费按条件高的一方给付;学院已经为一方解决住房的,不再支付给另一方安家费(特殊情况面议)。

6、参加面试或试讲者,学院决定聘用的,其往返交通费由学院承担;无法达成接收协议的,费用由应聘者承担。上述交通费指到学院的直线距离的硬座火车票或汽车票。

7、硕士研究生月收入6000元起。月收入指满工作量全年平均税前月收入水平(教师满工作量指每周教学工作量达到12学时)。

8、学院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各项条件及待遇另行制订。

9、被聘用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高级职称及博士研究生首聘合同期限为八年,硕士研究生首聘合同期限为三年。

10、上述待遇适用于学院引进全职工作人员,兼职人员不在此列。

11、对上述各条款,学院保留最终解释权。


防灾科技学院2017年人员招聘计划

招聘岗位

专 业 要 求

学历、学位

需求人数

应届/社会在职

备  注

专任教师

固体地球物理学

博士研究生

1

社会在职

地震监测预测方向,中级以上职称。

专任教师

构造地质学

博士研究生

1

社会在职

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方向、中级以上职称。

专任教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博士研究生

1

社会在职

中级以上职称。

专任教师

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社会在职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方向,熟悉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社会在职人员为高级职称。

专任教师

结构工程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社会在职

钢结构方向,熟悉钢结构的设计、施工等过程。

专任教师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社会在职


专任教师

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2

应届/社会在职


专任教师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研究生

2

应届/社会在职

社会在职需有2年以上开发经验,有高级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参加过地震行业相关软件研发项目者优先。

专任教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士研究生

1

应届/社会在职

社会在职需有2年以上开发经验,具有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研发经验者优先。

专任教师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应届/社会在职

有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或实施经验者优先。

专任教师

自然灾害学/应急管理/安全科学与减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社会在职

有本科授课经验或具备丰富科研项目实践经验者优先。

专任教师

计量经济学/金融学/风险管理与保险/投资学/金融工程/公司金融/金融经济/国际金融投资/金融风险管理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社会在职


 

防灾科技学院2017年人员招聘计划

招聘岗位

专 业 要 求

学历、学位

需求人数

应届/社会在职

备  注

专任教师

传播学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


专任教师

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社会在职

有英语8级证书及高校工作经验。

专任教师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与控制/概率统计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


专职辅导员

心理学/法学/我院本科开设专业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4

应届

中共党员。

心理健康教师

应用心理学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应届/社会在职

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社会在职人员为中级及以上职称。

教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1

应届/社会在职

有信息平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专技岗

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博士研究生

1

应届/社会在职


会计

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

硕士研究生

2

应届/社会在职

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诉讼法学

硕士研究生

1

应届


科研管理

土木工程

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硕士研究生

1

应届

有大学英语6级证书。

 

 

 

 


单位信息

单位简介:

                   简介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学院坚持“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现代办学体系,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院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等;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等。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等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及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等。”

学院有一支朝气蓬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等多项高水平应用研发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院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服务防震减灾事业,在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等国内重大地震灾害发生时,学院教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救援与科学考察工作,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应有贡献,已经成为能够解决防震减灾科学问题、承担防震减灾任务的重要力量。学院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形成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震减灾科研体系,开展了相应的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为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6亿余元(生均1.6万元);图书馆实体馆藏23万种,71万册,电子图书65万种,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报纸100余种,电子期刊等各类数据库28个,建有现代化图书信息系统,建立了完备的文献保障体系。校园网络系统全面覆盖,能够有力保障教育教学和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学院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6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2个(含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一定研究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大学生在全国、省、市及地震系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百余个;近两年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到108项。本科生就业率保持良好,考研率保持较高水平。学院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学院,学院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在我国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院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要求,秉承“崇德博智,扶危定倾”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精神,培育树立“仁爱、严谨、俭朴、担当”的优良校风,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把学院建设成我国防灾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16-11-23 09:51:36  阅读次数:10次

上一条: [北京]纳什空间2017校园招聘 <<北京 地区相关信息>> 下一条: [北京]北京十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