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合肥工业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合肥工业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名称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 |
||||||
|
|
|||||
工作地点 |
四川省 成都市 | 更新日期 |
2005-03-10 | ||
职位要求 |
|||||
备 注 |
|
||||||
需求专业 |
需求人数 |
可提供月薪 |
性别要求 |
学历要求 |
||
======材料类====== | 若干 | 面议 | 不限 | 硕士及以上 |
![]() |
|||
员工人数 |
1000-2000人 | 成立日期 |
1970年 |
单位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单位网站 |
|
注册资金 |
联系电话 |
028-85100062 | |
联系部门 |
人事教育处 |
传 真 |
028-85100062 |
联 系 人 |
方敬忠 |
电子邮件 |
fjzh@ |
邮 编 |
610041 |
通讯地址 |
成都市双流350信箱 |
![]() |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光电所)始建于1970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前身是国防科委1969年筹建、由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分迁的三线科研单位。1975年划归中国科学院。光电所分市内和南郊两部分。 光电所由科研部、科技开发部、光电总公司以及质量控制部、物业中心等组成,具有光机电技术的综合优势和配套齐全的生产制造、开发能力。科研部主要由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的国家实验室以及从事工程系统研究的研究室组成,其中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自适应光学实验室、国家“863”计划光束控制实验室已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同时还建有光电工程、应用光学、电视应用技术、光电探测、光电精密测试、光电传感技术、薄膜光学等10个研究室;科技开发部主要从事科研项目试制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建有六个加工试制部;光电总公司包括科奥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光电公司等8家公司,拥有长光栅、编码器、激光应用技术、光学元件、医用光电仪器等独立运行的产品开发生产部门。物业中心由条件后勤服务系统组成。挂靠在光电所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几何量及光电精密机械测试实验室”,可向社会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数据。 全所现有职工1437人,其中科技人员61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员47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150人,中级科技人员210人。光电所现有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在学博士生、硕士生近百人。 光电所主要方向是从事工程光学和光电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其主要领域是:应用光学、自适应光学、微细光学技术与设备、光电跟踪测量技术与系统、激光光束技术、精密测试技术等,涉及图像处理、自动控制、光电技术、电子技术等若干相关的高新技术。三个优势学科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招聘学术带头人,目前已有2人到位。光电所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学术和技术优势。 1999年安排科研试制任务125项,其中高技术领域4个主题7个专题,17个课题。各类国家和中科院科研项目35项,各类科学基金项目38项,其他开发项目35项。 光电所本着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全所的整体优势,坚持以重大项目牵头,科研开发并举的办所方针。1999年在主要优势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在微细光学技术与装备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亚微米线条的形成与传递、光电自动对准与精密定位、深紫外光刻和同步辐射X射线光刻、相移掩膜及衍射光学元件等技术研究。“九五”院重大项目“0.35μm投影光刻机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创新,已通过院组织的验收评议,为申请国家攻关项目“0.15μm X光投影光刻机”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紫外曝光系统和离线对准扫瞄工件台均已进入连调总检测阶段。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在研究工作、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方向都取得很大的进展,开展微透镜阵列、折衍混合成像系统以及红外探测器耦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已有很大影响,得到了集成微透镜阵列PtSi256×256探测器实验芯片,为我国大面阵凝视焦平面器件提高水平指明了方向。 光电所在国内开创了自适应光学领域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究动态波前的实时测量、波前复原和波前误差校正,并用于天文望远镜、激光光束诊断系统。1999年“863”重点项目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与12m望远镜在国内首次进行了自适应光学成像补偿校正试验,在可见光波段拍下的自适应光学校正后的单星和双星的图像,与未校正相比,分辨力有显著提高。 自适应系统回路的工作极限星等为5.5,精密跟踪回路系统成功实现稳定闭环工作,工作星等高于7.1,取得了可贵的试验数据。光电所在光电捕获跟踪测量技术研究和光电工程研制领域有很强的综合技术实力,1999年承担研制的空间目标观测系统及中型光电经纬仪等多台测量设备均陆续出所,并取得了外场试验的良好结果。在弱小目标的探测成像、信号实时处理、多目标识别、高精度快速跟踪测量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冷光学系统和国内领先的机载光电测量稳定系统等。激光光束技术领域主要研究激光稳定净化、变换发射、诊断补偿及光束方向控制等技术问题。1999年进行了9905实验,光学质量明显改善,光稳系统,测距能力以及粗精电视探测能力均有提高,完成了预定的实验目标。国家“863”计划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大楼竣工并进行实验室挂牌。 建所29年来,光电所已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400余项科研成果。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激光上行跟瞄与传输补偿技术集成装置及实验,0.8~1μm分步重复投影光刻机),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16m高分辨率望远镜红外自适应光学系统),二等奖2项(机载视轴稳定平台和冷光学系统),发明奖三等奖1项(排列互比法用于超精测角研究)。 1999年光电所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21项,期刊上发表论文123篇,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9篇。 1999年光电所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技术监督先进单位”,这对于完善我所质量管理,推进全所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 光电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体制改革,1999年完成了科川公司的股份制改制工作,目前正陆续对其他所办公司进行改制。开发部门装备有光学仪器及光学玻璃连熔线等生产线,开发生产多种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如:长光栅与数显表、光电轴角编码器、激光标记机、手术显微镜和观靶镜、各种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空调制冷设备等。 近几年来,国际交往和学术、科技交流不断扩大。1999年光电所派出参加国际技术讨论会、考察、培训和学术活动19人次;接待国外学者讲学、访问、技贸洽谈等活动12人次。目前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及我国中国香港地区建立有交流与合作关系。 编辑出版的主要刊物有《光电工程》。该刊已被美国国际工程索引(EI)收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