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一、学校概况
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文脉传承,底蕴丰厚。学校北依洛河,碧水东流,杨柳堆烟,流传着洛神宓妃的美丽传说;南望关林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泱泱万佛,蜚誉寰中,绽放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光芒。
洛阳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河洛师范学校,历经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为现名。2007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获得“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食品与药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23个学院,4个公共教研部,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质量工程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等26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3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78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9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1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460人,占专任教师的38%;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40人,硕士学位人员770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84%。教师队伍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200余人。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引领”战略和应用科研攻坚工程。现有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绿色无机保温材料实验室”、“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枣科学研究院士工作站”、“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16个,“激光光谱技术重点实验室”、“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市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等市级科研平台13个。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并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000余篇,荣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300多项。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中密西根大学、美国克拉克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爱尔兰沃特福德学院等院校合作办学,并加入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
学校现有安乐、伊滨两个校区,安乐校区占地1000余亩,伊滨校区规划用地2850亩。其中,占地560余亩、建筑面积27.7万㎡的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14000余名师生顺利入驻,成为新家园的见证者和守护者;建筑面积近43万㎡的二期工程预计2015年10月建成,实现整体搬迁。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约8.78亿元,图书馆藏书近180万册,中外文期刊4741种,电子图书30万余册,是中国知识工程文献检索二级中心。学校建有“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校园网络,是“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更名大学”目标,突出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两条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入区域和服务地方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校,推进转型发展,提升综合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招聘计划见附件
三、引进人才政策及待遇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对象
(一)两院院士
(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三)省级特聘教授
(四)博士:年龄40岁以下
1、A类博士
(1)海外知名大学毕业或具有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经历,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励。
(2)国内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或知名高校,理工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学科权威期刊或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博士独立发表论文被CSSCI收录5篇以上(其中1篇发表在国家级A类或B类核心期刊上),应用技术学科博士能够对学校转型、应用学科发展起到领军或关键作用。
2、B类博士
紧缺专业或应用学科博士。原则上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立发表论文3篇以上,胜任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
(一)两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学校将提供优厚待遇,具体面议。
(二)省级特聘教授
注:(1)服务期为8年,安家费来校当年首付30万元,剩余款项服务期内每年发放2万元。
(2)学校在新校区提供房源一套,新校区房屋建成使用前,学校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为本人发放租房补贴。
(3)购房补贴凭在洛阳市区购房行为一次性发放,发放需有交房款项证明等材料作为支撑。
(4)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
(5)解决配偶和子女(子女限1人)工作,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6)凡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承担单位主持获得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其他国家级课题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含后期资助项目)和青年项目奖励8万元;主持获得国家级课题专项项目奖励4万元;主持省部级资助项目每项奖励1万元;学校另对优秀科研成果实行奖励政策,具体内容见《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三)博士
注: (1)博士的服务期均为8年,A类博士安家费来校当年首付20万元,剩余款项服务期内每年发放2万元;B类博士安家费来校当年首付10万元,剩余款项服务期内每年发放1万元。
(2)学校在新校区提供房源一套,新校区房屋建成使用前,学校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为本人发放租房补贴。
(3)购房补贴凭在洛阳市区购房行为发放,需有交房款项证明等材料作为支撑, A类博士分三次发放,第一次发放40%,其余两次(各按30%)均与考核结果相结合发放,B类博士一次性发放。
(4)学校为高层次人才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
(5)帮助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小学、初中)问题。
(6)凡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承担单位主持获得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其他国家级课题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含后期资助项目)和青年项目奖励8万元;主持获得国家级课题专项项目奖励4万元;主持省部级资助项目每项奖励1万元;学校另对优秀科研成果实行奖励政策,具体内容见《洛阳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三、考核管理
(一)A类博士的考核:
3年进行中期考核,完成相关科研考核任务之一的,可以发放第二次购房补贴;6年终期考核,完成全部科研考核任务的,可以发放全部购房补贴。
1、理工A类博士
(1) 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2) 在本学科SCI(独立或排名第一)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二区以上2篇,或在我校规定的A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以上(独立或排名第一);
(3) 获得省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或省级以上成果奖励(独立或排名第一)。
2、其他A类博士
(1)作为主持人以洛阳师范学院为第一单位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2)独立发表论文被CSSCI收录(不含扩展版)6篇以上;
(3)获得省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或省级以上成果奖励(独立或排名第一)或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3、应用学科博士6年终期考核横向联合项目到账经费达到300万元以上,3年中期考核取得一定研发成果或完成终期考核目标1/3的,可以发放相应购房补贴。
(二)B类博士的考核:
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引进的B类博士在中期考核和终期考核时,如完成本学科A类博士相应科研考核标准的,购房补贴按照A类博士待遇标准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