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坐落于有“泉城”之誉的美丽城市济南。涓涓不息的泉水浸染着的山东农药科学研究院,秉承泉水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之精神,逐步成长发展。
我院组建于1966年9月,原名“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属财政补贴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13年9月经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更名为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2015年12月底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划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管理。
我院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增强科技实力与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中,基本形成了科研开发、科技产业、中介服务三大板块有效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经过艰苦探索和勇敢实践,逐步构建起了符合科研院所内部运行特点和市场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框架,研发领域涵盖从农药新品种、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化、标准检验、农产品残留、环境治理到安全评估及绿色应用等多个专业方向,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农药科研体系,培养造就了成龙配套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拥有了仪器设施完备、研究水平先进的科研开发和行业服务平台。
我院现有在岗职工110人,离退休人员71人。在职人员中,硕士学历以上38人;具有高级职称以上人员39人,占35.5%;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67.3%,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梯度结构搭配合理的高级专业技术群体。我院现设党政办公室、科研管理部、资产财务部、经济运行办公室、服务中心等管理服务部门;内设工艺技术研究所、残留检测研究所、理化检测与生物测定研究所、山东省化学农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农药及中间体产品质量检验站、山东省农药信息中心等专业研究部门。
五十年来,我院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1项,承担省部级课题85项,取得科研成果20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4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励及个人奖励160项。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才在培养和磨练中脱颖而出,成为我院发展的中流砥柱。“九五”期间,我院先后有3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次被评为山东省技术拔尖人才;“十五”期间,1人次入选百名有突出贡献的山东省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十一五”期间,2人次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次获全国农药行业突出贡献奖;“十二五”期间,1人次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次获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工作者,2人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工程师。
目前,我院是中国农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起单位,牵头组建了“山东省农药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山东省农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近20个行业创新组织;是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农药学会理事长单位、山东省农药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是山东省化学农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化学农药及中间体产品质量检验站、山东省农药信息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农药专项组织管理单位和承担单位;具有农业部认定的农药全组分分析、田间药效(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残留检测登记试验资质,省质监局认定的农药及中间体产品质量全指标检测、农药理化性能安全评价等资质;成为了山东省农药学科研究、工艺开发、分析检测、残留动态、环境影响、标准制定、毒力测定、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和市场督查等领域的技术权威和信息集散地,科研成果播遍大江南北,在推动我国农药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效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2017年招聘计划
专业:农药学,学历:硕士及以上,人数:1人
专业:植物保护,学历:硕士及以上,人数:1人
专业:植物保护(环境毒理方向),学历:硕士及以上,人数:1人
专业:微生物,学历:硕士及以上,人数:1人
人事部门联系电话:0531-88631806
联系人:钦老师
电子邮箱:sdny88631820@
注:我单位将参加陕西省2017年硕博人才专场招聘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场,欢迎各位毕业生现场咨询及投递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