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复旦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复旦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基本信息 |
招聘性质分类: | 公司企业 | 单位性质: | 其他企业 |
工作地点: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所属行业: | 其他行业 |
简历投递邮箱: | 招聘总人数: | 176 |
简历截止日期: | 2017-12-10 |
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176名事业编教师,户籍(生源地)不限,非师范类亦可!
现场咨询行程安排(学生自由选择就近地点咨询) 华东师范大学 2017年12月5日 13:00-17:00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学生之家A区206
北京师范大学 2017年12月7日 14:00-16:30 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四季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年12月9日 13:00-17:00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笃学楼招聘大厅
苏州大学 2017年12月9日 10:00-12:00,13:30-17:00 苏州大学东校区文成楼204室
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简章 为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拓宽人才来源,经研究决定,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开招聘176名教师。现将《简章》公布如下: 一、招聘范围和对象 面向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全日制2018年应届毕业生及往届毕业生,户籍(生源地)不限。 二、招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记录,并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身体条件和招聘岗位所规定的具体资格条件。 (二)符合《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中对招聘岗位专业要求和其他资格条件的规定(详见附件1)。 (三)2017年1月1日后毕业至今尚未就业的归国留学人员按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资格条件报考(须于2018年8月31日之前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四)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即1981年11月24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76年11月24日后出生)。 三、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2017年11月24日至12月10日,报名网址:。 上传以下材料图片: (一) 《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从网上报名系统下载,贴好近期正面免冠彩照)。 (二)本人身份证。 (三)本科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研究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针对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针对往届毕业生须提供)。 (四)在校期间全部课程成绩单(针对应届毕业生须提供)。 (五)担任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各类奖励及实习经历等证明材料。 (六)组织参与相关项目、发表论文情况。 考生网上报名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采用伪造、冒用、涂改等手段提供不真实材料,一经查实,随时取消报考及录用资格。 四、资格复审 本次考试不设开考比例,面试前考生到指定地点接受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和面试时间地点一同在网上报名系统公告栏公布)。资格复审须携带网上报名时上传的所有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如材料不符、不全或材料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复审结果的,取消面试资格。 五、面试 面试地点设苏州市吴江区,考生携带《居民身份证》和报名表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专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面试总分为100分(结构化面试和专业技能考核各占50分),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第3位四舍五入。 六、体检 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人员名单。进入体检人员名单与面试成绩一同在网上报名系统公告栏公布。参加体检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不合格者不得录用。 七、考核(考察)与录取 招聘单位对通过面试并且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进行聘用考察和资格条件复查。如发现不符合本《简章》规定的公开招聘基本条件及《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中对招聘岗位专业要求和其他资格条件规定的,取消其录取资格。聘用考核(考察)标准参照苏州市公务员招录考察相关要求进行。通过考核(考察)的拟录取人员名单在“中国吴江”网站(http://ww***.cn[点击查看])“公告公示”栏目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按规定程序报批、办理录用等相关手续。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内凭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原件领取录取通知书。 八、选岗 若同一岗位中学校数超过1个的,录用人员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选择学校。择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九、聘用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约定为6个月(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考核合格者,正式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试用期间工资福利待遇参照事业单位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因体检、考核、公示不合格或录用过程中出现缺额的,在报考同一岗位的面试合格分数线以上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一次性递补。 十、特别说明 (一)取得面试资格并完成面试的考生,给予往返路费及食宿定额补贴。 (二)本次公开招聘新录用人员为非吴江区户籍且在本区无住房的,根据吴江区相关人才政策给予适当租房补助。 (三)本次公开招聘聘用的2018届应届毕业生必须在2018年8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及相关学位,否则取消录用资格。 (四)本次公开招聘聘用人员必须在三年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已有相应教师资格证的除外),否则解除聘用合同关系。 (五) 录取人员选岗后须参加吴江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跟岗培训,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考生报名后须及时关注各流程发布网站的相关信息。 十一、本《简章》由吴江区教育局负责解释。咨询电话:0512-63981953,63981951,63985582。
附件1: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
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 2017年11月24日
附件1: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
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
附件2:2017年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
附件3:吴江基本情况
吴江基本情况
江南何处好,乐居在吴江! 吴江是江苏的“南大门”,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驱车60分钟到上海城区,90分钟达杭州城区。吴江公元909年建县,1992年撤县设市,2012年撤市设区后成为苏州最大的一个城区。吴江区域面积1176平方公里,下辖8个区镇,其中吴江开发区(同里镇)为国家级开发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为省级高新区,太湖新城(松陵镇)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另外还有平望镇、震泽镇、七都镇、桃源镇,全区现有户籍人口82.5万,暂住人口80.1万人,总人口约162.6万。吴江是江南典型的水网地区,七分地三分水,是享誉全国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拥有同里、震泽、黎里三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退思园、宋锦、江南运河古纤道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吴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形成了蚕桑丝绸文化、水乡古镇文化、千年运河文化、莼鲈诗词文化、国学文化和江村富民文化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同里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吴江拥有140多位著名历史人物,其中较为杰出的有春秋时期的范蠡,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爱国诗人柳亚子,社会学家费孝通等。国学大师南怀瑾晚年定居吴江,太湖大学堂已成为国学文化的重要传承及传播地。 吴江经济发展实力雄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双轮驱动”,吴江形成了丝绸纺织、电子信息、光电缆和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食品四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4 4 1”产业体系。在新常态下,吴江不断发掘新动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8.33亿元,同比增长7.5%(下同);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25亿元,增长12.1%;新增上市企业2家,累计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累计48家。 吴江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紧扣“四新”定位,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引领力。目前,吴江正着力构建以高铁、轨交、高架、高速为主要支撑的大交通格局,全面融入苏州、无缝对接上海。高铁方面,沪苏湖、通苏嘉两条城际高铁将在境内交汇,其中沪苏湖高铁明年即将开工建设;轨道交通方面,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已投入使用,并加速与轨交2号线、上海地铁17号线对接;高架方面,苏州西环及东环南延将在2017年完工,中环西线、东线分别通过苏州湾隧道建设、苏同黎公路高架改造,实现与吴江大道交汇,形成新的中环大环线;高速方面,常嘉高速、沪渝高速、苏嘉杭高速已建成通车。 吴江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地处江南水乡,拥有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河湖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26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2.7%。森林覆盖面积达33.2万亩,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19.5%和72.6%。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资金的不断投入,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的不断实施,环境质量和生态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等称号。 吴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坚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导向,合力打造“乐学之城”教育服务品牌。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市、江苏省首批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等称号。截至2017年6月,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51所(含民办45所)。在编教职员工8000多人,学生近17万。全区3~6周岁学前三年入学(园)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72.28%。近五年来,全区共投资39.38亿元,新建学校及幼儿园29所,改扩建项目32个,新增学位3.45万余个。吴江依靠“教育科研长能力,团队协助促提升”的模式,依托“校长职级制、教师交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备案制教师管理”四大改革举措,培育教师发展新动能。吴江不断创新教科研模式,做亮微研究品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区以组块教学研究室和作文教学研究室为龙头、名师工作室为骨干、学科中心组为基础,促进教师抱团发展,打造教育人才高地。目前,拥有教育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在职省特级教师26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9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32%。《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我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