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北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全职,发布于2019-08-28)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北京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2020年度航天科工四院招聘

发布时间: 2019-08-28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北京
2019-08-30 11:52:29 2020-07-31 11:52:37

单位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四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固体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总资产500多亿元,在职员工1.7万多人,共有成员单位31个,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京市、湖北省武汉市和孝感市、成都市。 四院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8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8项),拥有现行有效授权专利3400件。四院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四院坚持实施“靠发展吸引人、靠事业造就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文化凝聚人”的“人才强企”战略,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专业全面的学习培训、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竞争优势较强的薪酬待遇,让事业发展的成果上效祖国、下惠员工。 热诚欢迎各位心系国防、志在报国的莘莘学子加盟,携手共创辉煌!

招聘简章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第四总体设计部  联系电话:010-687638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十七所 联 系 人:王老师  010-63301418

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刘老师 010-60807466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四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固体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总资产500多亿元,在职员工1.7万多人,共有成员单位31个,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京市、湖北省武汉市和孝感市、成都市。 四院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8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8项),拥有现行有效授权专利3400件。四院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四院坚持实施“靠发展吸引人、靠事业造就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文化凝聚人”的“人才强企”战略,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专业全面的学习培训、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竞争优势较强的薪酬待遇,让事业发展的成果上效祖国、下惠员工。 热诚欢迎各位心系国防、志在报国的莘莘学子加盟,携手共创辉煌!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第四总体设计部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第四总体设计部(简称四部)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长安街沿线,毗邻西四环),成立于1965825日, 是最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军工企业之一。

经过五十余年的创业发展及建设,四部已经成为创新能力突出,技术实力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质量体系健全的科研生产经营单位,在飞行器系统研制中起着作战体系构架、型号总体设计与协调、技术抓总的龙头作用,创造了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第一,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四部拥有以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专家和先进人物,培养出国家级和部级专家20余人,历年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余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高级技能人才70余人,立功授奖者100多人。四部现有在职职工800余人,高级职称3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共计560余人。自成立以来,四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余项,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400余项。

四部一向重视和爱惜人才,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提供较为完善的、成熟的人才发展通道,单位解决北京户口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在收益分配、职称评定、深造学习等方面也采取特殊政策向科研一线倾斜。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现面向社会招纳贤才,广邀各界精英加盟,展示你的才华和智慧,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共同为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再创新的辉煌,再谱新的篇章。

需求专业

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导航制导与控制/姿态控制

航空宇航推进技术/固体发动机         战斗部

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                 信息系统集成开发/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

软件研发与设计/任务规划             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飞行器结构设计/智能结构设计优化     车辆工程/发射及发射控制/交通信息与控制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

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爆炸力学

精密仪器及机械/仪器仪表工程        可靠性/系统工程/武器系统及运用工程 

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

录用条件

1. 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届毕业生落户条件(硕士27周岁以内,博士35周岁以内)。

2. 专业对口,英语四级以上,毕业时能取得学位证、毕业证、派遣证。

3. 热爱航天事业,身心健康,品学兼优。

成长平台、人才培养、福利政策

1. 提供以型号系列化为主导、多方向多维度发展的成长及创新平台。

2. 提供包含设计师、研究师、工程师、工艺师、试验师在内的多通道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3. 实施宽幅、多通道薪酬体系,能够满足各层次员工发展;设置有即时奖、拼搏奖、特别贡献奖等激励奖项。

4. 为员工提供全面的福利项目,包含六险一金、五年青年公寓、工作餐、生日及婚育礼品等。

5. 提供专业体系、航展、国际防务等国内外培训机会。

6. 解决北京市户口,后续根据相关政策可解决骨干员工的配偶户口。

招聘流程

投递简历初试测评复试体检录用

应聘人员简历投递可通过以下方式:

网申地址:

电子邮件:htsbzp@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7

电话:010-687638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十七所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十七所(简称十七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是我国固体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总体研究所,是我国控制系统集成和精确制导技术领域的领先者。

1968年建所以来,十七所始终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发扬敢为人先、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始终坚守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为祖国的国防安全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51年的发展,十七所已具有较强的系统及产品设计、试验、批生产和质量保证能力,成为了集航天产品研制、预先研究、批量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十七所是国家一级档案管理科技事业单位,拥有装备承制资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通过了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GJB9001C-2017),获得GJB5000A三级认证资质,是科工集团公司首批获此资质的单位之一。2014年通过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于2017年顺利通过复审。

依托十七所组建的四院软件评测中心(北京),是集团软件评测分中心,经过多年建设,已发展成为具备承担高安全、高可靠的嵌入式、非嵌入式软件和 FPGA 软件评测能力的专业机构,获得原总装军用软件测评实验室、探月工程软件评测机构、国家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等资质。

十七所拥有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内领先的仿真试验室、半实物仿真试验室、综合试验室、瞄准系统试验室、惯性技术试验室等多个试验室,具备在试验室环境下全面考核控制系统设计正确性的验证能力,以及同时开展多个航天产品系统级验证试验的能力。

十七所以国防建设需求为牵引,经过多年的航天产品研制与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国家级新产品 1项;部委级重大科技奖项188项;申请国防发明专利 827件,登记软件著作权 52 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小家、首都文明单位等集体荣誉称号。先后有5人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国家级荣誉。与此同时,十七所也是国家批准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培养单位、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十七所坚持人才强所发展战略,先后涌现出以陈德仁院士、栾恩杰院士、陈世年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专家和先进人物。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40岁以下人员占75%以上,中青年科研人员成为我所的骨干力量。其中硕士学历及以上人员占60%以上,人员队伍呈现出高学历、高素质的特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其中高级职称250余人。拥有国家级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部级各类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集团级青年院士后备人才2人,院级首席专家1人,院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26人次荣获中国航天基金奖、中信航天防务人才奖等行业大奖。

面对新时期国家战略安全的新需求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讯新目标,我们热情邀请各类优秀人才加入到十七所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为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控制与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主要招聘需求

航空航天类:

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系统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控制以及相关专业。

计算机软件类: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及相关专业。

电子通信类:

电子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雷达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相关专业。

仪器仪表类:

测试技术及仪器、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测量、可靠性、仪器仪表工程以及相关专业。

电气类:电力电子、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以及相关专业。

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019届应届毕业生,博士生优先。

招聘流程及安排:

校园专场宣讲会现场接收简历筛选简历综合面试及专业面试签约面谈签订三方协议

福利待遇:

1.十七所正式编制,北京市西城区落户指标;

2.事业单位良好福利待遇:五险一金、各类津补贴、工作日营养三餐、单身青年公寓、带薪年休假、结婚生育慰问、文化活动、文体协会等;

3.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老带新、师带徒指导培养,多岗位发展平台,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机会;

4.行业内极具竞争力的薪酬。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51

通讯地址:北京2115信箱 人力资源部  邮编:100038

    话:010-63301418

    真:010-63466668       联 系 人:王老师

    箱:hangtian17@



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公司)是多军种作战体系论证与构建、指挥通信系统研发总体单位,是航天领域唯一一家专业从事指挥通信系统研发、生产、售后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公司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营业务从指挥通信逐步向任务规划、靶场测控、仿真训练等领域拓展,微型化通信平台、插件化软件平台、云计算平台、智能化指挥平台、全要素仿真平台、软件无线电等多项前沿核心平台技术研发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立足核心平台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中标多项国防重大项目,具有强大的产业链控制能力,在业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公司牵头研发的区域联合攻防体系对抗仿真系统连续参加珠海航展,是国内首个公开展示的联合攻防体系,获得国家领导、军方首长高度评价,也是公司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公司在多军种智能化、体系化、信息化等领域发展趋势强劲,为员工创造了宽口径的晋升通道及广阔的发展平台。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事转企政策号召,正在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对标现代化公司制企业薪酬制度,搭建由基础工资(基本工资、补贴津贴、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季度和年终绩效)、激励工资(项目管理奖励、专项奖励等短期激励工资及以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为代表的长期激励工资)和福利保险组成的薪酬体系(七险两金),提供通畅宽广的人才晋升渠道,全方位支持职工参加培训,此外,公司提供三餐、宿舍、活动室,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台球、瑜伽、健步走等多样化的工会活动。

晨信公司为员工全方位提供提升眼界站位、强化业务能力、高水平薪酬、丰富的文体活动的优质发展平台,欢迎加入我们!

岗位需求信息:

一、指挥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岗位职责:负责信息工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技术研究、仿真、验证、评估,所负责型号项目系统联调、外场试验的组织协调组织。

专业需求: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通信电子、系统工程、自动化专业等

相关方向: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有线通信、信息安全、检测技术、故障诊断、电子信息、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二、通信系统设计

岗位职责:负责新一代通信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研究、仿真、验证、评估,所负责型号项目系统联调、外场试验的组织协调组织。

专业需求:通信工程、电子工程

相关方向:卫星通信、4G/5G通信、光通信、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

三、指挥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岗位职责:负责指挥控制系统、任务规划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负责模型算法研究、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及实现。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类相关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软件工程、数学相关专业

相关方向:指挥控制系统、规划模型算法、服务化软件架构等

四、数据链与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岗位职责:负责通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负责软件定义通信系统研究。

专业需求:通信工程

五、智能感知认知技术研究

岗位职责:智能控制算法、智能决策算法研究,负责智能系统建模与仿真。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科学、模式识别

六、软件总体

岗位职责:负责指挥控制类型号软件预先研究和总体设计,负责型号软件专业发展规划。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七、软件开发

岗位职责:负责指挥控制类型号软件的开发。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八、软件测试

岗位职责:负责指挥控制类型号软件的配置项测试。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

九、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岗位职责: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仿真及实现;基带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仿真及实现;嵌入式软件开发;收发信机设计。

专业需求: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相关方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射频电路设计等相关专业

十、系统仿真设计

岗位职责:作战仿真系统设计、开发、集成;智能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仿真关键技术研究;数据挖掘算法研究。

专业需求:仿真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

相关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

十一、机电综合管理设计(软件)

岗位职责:完成指挥车辆机电、光电、配电系统机电综合管理软件设计、试验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专业需求:软件工程

相关方向:控制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与科学、机器人、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十二、智能供配电系统设计

岗位职责:指挥车辆智能供配电及电源管理设计及试验相关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配电设备设计、电源自动转换设备设计。

专业需求:电力电子

相关方向:电气工程、新能源汽车、机电工程

十三、测试系统研发

岗位职责:负责指挥通信系统测试性设计、测试方法研究、测试设备设计、组织系统试验。

专业需求: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化、电气

相关方向:网络通信、光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控制、测控、可靠性

十四、信息化总体规划与设计岗

岗位职责:信息系统架构设计、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及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部署、应用;应用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软硬件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健壮性测试;系统联调联试。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机械及自动化、电子、通信

十五、工程信息化应用设计岗

岗位职责:数字化环境架构设计;数字化设计、仿真、试验数据资源库管理与集成应用;信息系统集成、测试、开发;应用系统开发。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机械及自动化、电子、通信

十六、系统三员

岗位职责:网络规划和运行环境管理,合理配置网络资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漏洞分析与处置;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网络安全软硬件测试、集成;小型网络与安全管理系统、工具开发。

专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联系人:刘老师 010-60807466


职位信息

职位名称 专业 招聘人数 岗位职责 专业技能要求 薪酬
职位名称 岗位职责 专业技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