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湖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湖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2020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报开始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姜潮教授课题组诚邀外籍(境外)、留学归国博士依托湖南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同申报!
一、项目简介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引进项目”)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设立,资助在国(境)外获的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外籍博士和中国籍留学博士)来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年。
二、导师及课题组简介
姜潮,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特种装备先进设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方向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复杂装备可靠性分析、设计及测试技术。主持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专题、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课题等,是“汽车碰撞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的5位学术骨干之一。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首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首届湖湘优秀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对象等;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论文13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国防专利6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
姜潮教授课题组在特种装备不确定性设计领域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级团队)。依托“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基地,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核装备和特种机器人研发任务,现急需向国内外诚聘优质博士后,从事智能机器人、核科学与技术相关科研工作。
“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国家国防重大需求为目标导向,以机械工程、力学、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科学等学科为依托,瞄准国防装备和国防工业系统先进设计与仿真技术的长期发展,以先进设计技术基础理论与方法、特种载人系统设计与仿真、虚拟样机与模拟试验器为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参与国家国防重大专项的工作,为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和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基础支撑。
“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核工业基础科研中针对核装备仿真与分析、核材料制备与装备开发、核装备可靠性测试与评价三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的工程应用研究,实验室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核装备可靠性设计与仿真;核级材料可冲性评价与装备开发;核装备可靠性测试与评估。为提高我国核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装备设计、制造和服役能力,实现关键部件的自主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5人,正高职称2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3人,国家优青2人,湖南省杰青4人,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稳定。实验室承担了国防973(首席单位)、国家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一等奖等。
为促进我国核用智能装备的发展,实验室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人才。招聘要求如下:
方向1: 智能机器人(名额不限)
应具备智能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机器人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嵌入式控制器研究,人机交互,机器视觉等相关研究背景。
方向2: 核科学与技术(名额不限)
应具备辐射模拟、辐射防护设计、辐射监测与评估等相关研究背景。
三、薪酬待遇
1. 国家两年资助期内:每年30万元(含国家资助) 学院(导师)经费配套 科研成果奖励。
2. 租房补贴1800元/月,按政策享受地方政府提供的租房购房补贴及科研经费支持;子女入学入托享受校内教职工同等待遇。
3. 研究成果突出者出站后直接入选湖南大学“杰出博士后”,申请留校不受本校来源比例限制。
4. 博士后期间评选副研究员指标单列。
5. 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四、申请条件
1.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博士。
2. 博士毕业学校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者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名(参考最新ARWU、THE、QS、U.S.News榜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名的高校;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外籍博士,如获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正式推荐,不受学校或专业排名限制(联系方式: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驻北京办事处何宏 010-65907866)。
4. 要求全脱产且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5. 非英语国家的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6. 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国内在职人员不可申报。
7. 世界排名前30名高校(申报系统中已列出)的申请人,提交申请后博管办即时审批,“先到先得、直接资助”,本年度留学回国人员和外籍人员各50个名额,用完为止。
五、申请流程
有意应聘者请把申请材料发到电子邮箱jiangc@。来信时请附个人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工作或研究经历、参与科研项目及个人贡献简介、成果发表情况)及博士论文详细摘要,并注明预计能够进站时间,邮件主题“姓名_应聘博士后”。确定导师后于1月15日-9月15日(第一批次截止到4月13日)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填写信息并上传材料。
六、联系方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姜潮教授课题组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iangc@
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徐老师 张老师
联系电话:0731-88822723
邮箱:boshi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