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浙江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浙江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科研设计单位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00人以上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自2012年11月正式成立以来,研究所始终秉承“忠诚 务实 合作 创新”的发展理念,定位于“面向生物医学的重大需求,开展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引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成为不可替代的国立研究机构”。
研究所围绕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用声学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和康复工程技术等研究方向,设立了9个研究室。已建成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和8个苏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园区占地面积208亩,现有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的科研及配套用房,装备投入2.48亿元,总资产10.29亿元。
截止2018年6月,人员总量 679人:其中9人,万人计划1人,百人计划2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2人;研究员50人,副研究员76人;博士生导师58人,硕士生导师44人,在学研究生19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6%,35岁及以下青年职工占85%。累计授权专利近700项,其中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近1000篇。共承担国家、中科院及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军工项目、企业委托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6.7亿元。
苏州医工所积极践行以市场为牵引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努力构建“人才 科技 产业 资本 市场”五位一体的集团式新型研发机构。搭建了独具特色的价值5000多万元的包括设计、加工、测试与检验等功能的工程化平台,组建了近百人的专业化工程技术队伍,为医疗器械科技成果的放大实验和工程化提供技术保障,有效降低医疗器械产业化风险,高端工程化技术服务特色显著;成果转化模式逐步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实现了模式输出。
苏州医工所已成功孵化项目公司44家,注册资本5.3亿元,吸引社会投资2.5亿元;流式细胞仪和血栓弹力图仪等项目已顺利转移转化,深层光谱治疗仪拿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转让给企业,高端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以300万左右的价格销售到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近两年,陆续获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所和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
医疗器械的竞争是全球化的,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亦是全球化的。研究所已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塔夫斯大学,德国慕尼黑工大等高校建立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人员交流培训、共建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多种方式,吸引了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了研究所国际知名度和科研实力。成果转化模式走向世界,并已在硅谷设立成果转化海外中心。
苏州医工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中国科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创新2020”与“一三五”规划,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为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0000-11000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 全职 硕士及以上 50人
2020-10-10 09: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