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指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分公司的统称,隶属于中国石化,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地处山东省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地的28个县(区)境内,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千米,主体部位在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
胜利油田是1964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建立的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集勘探、开发、施工作业、后勤辅助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特大型综合性企业。现有二级单位65个,三级单位589个,四级单位3293个;有7个局属经济实体,7个局控股公司,5个局项目管理机构,1个石化集团公司独立执行机构。正式职工15.8万人。
目前,油田实施油气并举,陆海并进,内外兼顾的生产战略,在保持济阳老区旺盛的勘探发展活力的同时,在西部和海外新区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连续23年保持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以上。截至2005年底,胜利油田的勘探面积扩大到17.6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总量达121亿吨,其中山东探区108.6亿吨,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24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149.34亿立方米。原油产量稳定在2670万吨左右。
胜利油田网址:ww***com[点击查看]
二、生产、建设、经营、科研能力
到2005年底,油田共找到72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已投入开发油气田68个,动用石油地质储量39亿吨。有油井20443口,投产气井341口。累计生产原油8.53亿吨,累计生产天然气 375.8亿立方米。2005年生产原油2694万吨、天然气8.8亿立方米,实现经济总量967亿元、利润251亿元、税费258亿元。在国税总局2006年9月公布的2005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上,胜利油田以137.16亿元排名第四。
油田生产设施和生产保障系统配套齐全。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73亿元,机械装备总量 48107台,各类运输车辆18404台;自备电厂2座,装机容量130万千瓦,变电所185座,总容量 446.343万千伏安,输配电线路总长10963.1千米;平原水库16座,总蓄水能力3.73亿立方米;建成油田专用公路2669千米,铁路专用线55.66千米;建成海港3个,吞吐能力170万吨;兴建大中型桥梁120余座。
油田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辟国际国内“两个市场”。2005年,实施海外勘探开发项目达10个,累计投资22.5亿元,实现海外权益油64万吨;实施海外工程技术服务项目20个,在海外施工的队伍达40支,在外人数600人次。有27个二级单位,629支队伍, 13743人次,进入国内27省市、181个地区、32个油田。2005年,胜利油田外部市场实现收入 45.3亿元。
油田非常重视科技工作,创建了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拥有地质科学研究院等34 个科研院所(其中中石化重点研究院(所)7个)、“三次采油实验室”等7个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油藏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等30个油田重点实验室。“十五”期间,共取得科研成果1744项,获得国家专利46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技术研究”等7项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基本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十大配套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90%和 63%,分别比“九五”末提高5.8%和16.7%。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十五”以来,每年科研投入都在1亿元以上,2005年科研投入1.05亿元。
1998年9月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2年取得了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目前,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20余人,在站50余人,出站60余人(其23人留胜利油田工作),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得到了国家、山东省、中国石化领导的重视和肯定,2005年荣获了“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和“优秀博士后管理人员”三项大奖。
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多年的努力,油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才结构趋向合理。目前,油田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7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6806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9969人,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2人)、省部级专家为龙头,以油田资深首席高级专家、首席高级专家、高级专家、首席专家、专家等为骨干的科研队伍。
为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油田建立了科技英才奖、地学开拓奖、职务发明专利奖、以优秀人才姓名命名技术成果或实验室、杰出人才评选等多种奖励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胜利油田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分别为4万元、2万元和1 万元;科技英才金、银、铜奖分别为8万元、5万元和2万元。
对青年技术人员坚持培养与使用并举,对有发展培养前途的人才压担子、给位子,让他们勇挑重担。目前,1981年以来引进的4万多名毕业生中,已有8000人走上科级领导岗位, 230多人走上处级领导岗位,20多人走上局级领导岗位。另外,油田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的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到油田外部进行培训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根据工作需要还可安排到国外进修;每年举办300个班次各类专业培训班,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5年累计脱产培训时间达到2个月以上。
四、 企业文化建设
胜利人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不断完善发展具有“胜利特色”的企业文化,油田专门成立了胜利油田企业文化研究会,并不定期组织召开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凝练胜利文化,发展形成了“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创业、创新、竞争、发展”成为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 ”的经营理念。
在促进油田发展的同时,油田十分关心和爱护广大职工,相继建成了158个功能齐全,设备配套,集教育卫生、生活供应、文化娱乐、商业饮食服务于一体的职工住宅小区,其中有26个小区被评定为国家示范(优秀)小区,43个被评为省级文明小区,共有职工住宅181678 套。有托幼园(所)92所,职业学校2所,高培中心1所,职工培训学校(中心)38所。建筑面积 5000多平方米的科技图书馆,藏书量达100多万(件)册。全油田共有注册医疗机构201所。
愿景目标: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百年创新”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优良传统,永远保持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活力,完善创新机制,持续推进油田的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打造百年油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百年胜利”就是通过稳定油气主业,夯实资源基础,扩大市场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努力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和旺盛的发展活力,促进油田生产经营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更大胜利,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已知的资源分布,胜利油田再开采100年没有问题。胜利油田开发多久取决于技术进步,目前的探明程度也不超过50%,尤其是孔店组、石炭二叠纪做的工作更少,几乎是空白。不论从资源基础还是勘探程度,即使不考虑技术进步和油价上涨的因素,胜利油田都将稳产很长一段时间。胜利油田有很好的稳产基础,我们有能力、有办法尽可能地延长老油田的开采期。当然,油气资源的开采有一个自然递减的过程,但即使经过一个阶段之后产量逐渐递减到2000万吨,甚至1000万吨,胜利油田也仍然是屈指可数的大油田,“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愿景目标依然清晰可现。
五、引进毕业生条件和需求的主要专业
引进毕业生条件:
( 1 )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的当年度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
( 2 )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通过国家四级外语水平考试(或外语四、六级考试达到426分),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 3 )热爱石油事业,学习成绩良好,身体健康无残疾, 服从安排;
( 4 )有一定的汉语应用水平;
( 5 )所学专业符合要求。
主要需求专业:
石油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油气井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应用化学(泥浆)船舶驾驶 轮机管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以上专业均需本科以上毕业生。
单位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258号
邮编:257000
联系部门:胜利油田人才交流中心
联 系 人:王振华 刘中涛
联系方式:0546-85550738778953
传真:8713249
E-mail: sl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