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阳谷政府门户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阳谷政府门户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日期:2008-08-11] | 来源: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阳谷县招聘工作人员简章
根据工作需要,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为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为确保招聘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简章。
一、招聘计划
计划招聘10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50名由乡镇管理、到村任职的财政供养人员;50名县直财政拨款、财政补贴或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体招聘计划及要求见附表。
二、招聘范围和条件
具有阳谷户口且已来阳谷报到的2005年以来全日制高等院校国家计划内统招大专以上学历未就业的毕业生(师范、卫生类除外),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3、专科学历考生的年龄应在27周岁以下(1981年7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学历考生的年龄应在29周岁以下(1979年7月1日以后出生);
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全日制且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考生,年龄应在36周岁以下(1972年7月1日以后出生),可不参加笔试,直接进入面试,其面试成绩即为考试总成绩。
三、报名时间、地点及要求
1、报名时间:2008年8月18-22日
2、报名地点:阳谷县实验小学
3、报名要求:由考生本人持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报名。经证件审查合格后,填写《2008年招聘到村任职人员报名登记表》或《2008年县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交一寸近期同底版正面免冠彩色照片4张,报名考务费160元。每人限报一个类别。
对报名人数达不到计划招聘人数3倍的,适当调整招聘计划。
对考生的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的始终,一旦发现问题,将按照有关规定随时进行处理。
四、考试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
1、笔试
笔试时间:另行通知。
笔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综合试题。
笔试成绩采取百分制计分。根据笔试成绩,分类别从高分到低分按1:1.2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和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在阳谷政务网(ww***.cn[点击查看])公示,进入面试人员按要求领取面试通知书。面试费120元,面试时间另行通知。进入面试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未领取面试通知书者,视为弃权,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从本类别考生中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2、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法,主要测评报考人员从事单位工作必需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反应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止仪表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面试采取百分制计分,面试成绩由考官当场评判,在本场面试结束后向面试考生宣布。
3、成绩合成
考生总成绩按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采取百分制计算报考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
根据考试总成绩,分类别由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进入考察、体检范围的人员。聘用计划中出现应考人员考试总成绩相同者,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体检人选。
报考人员考试总成绩和进入考察、体检范围人员名单,在阳谷政务网(ww***.cn[点击查看])上公示。
五、考察与体检
参加考察、体检的人员确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参照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对报考人员进行考察、体检。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学习及各方面表现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并对考察对象进行资格复审。体检标准参照山东省人事厅、卫生厅《转发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鲁人发[2005]5号)执行,体检费用自理。对于在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的体检者,不予聘用或取消聘用资格。对考察、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从本类别考生中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六、聘用
经考察、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经批准聘用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新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间,发给试用期工资。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办理正式聘用手续;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
七、咨询监督电话
县人事局咨询电话:0635-6212324 6212333
县纪委(监察局)监督电话:0635-6212313
未尽事宜由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阳谷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组
2008年8月11
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计划表 |
||||
|
|
|
|
|
项目 |
序号 |
学科类别 |
招聘人数 |
备 注 |
到村任职 |
1 |
农、林、水 |
20 |
限本科(学士学位)及以上对应专业毕业生报考 |
中 文 |
||||
法 律 |
||||
财经、管理 |
||||
2 |
其 它 |
30 |
限本科(学士学位)及以上毕业生报考、不限专业 |
|
县 直 |
1 |
中 文 |
15 |
限本科(学士学位)及以上对应专业毕业生报考 |
法 律 |
||||
外 语 |
||||
化 工 |
||||
2 |
其 它 |
35 |
限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不限专业 |
|
注:每人限报一个类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