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福州大学2009度师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

(全职,发布于2009-02-14) 相关搜索
  • 工作地点:其它
  • 职位:
  • 信息来源:福州大学
说明:

此信息由福州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福州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属重点大学。2008年,福州大学盛逢50周年校庆。学校确立了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正朝着建设我国东南强校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努力为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 学院设置

    学校现有19个以本科生培养为主的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紫金矿业学院、八方物流学院等,设置6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精品课程,30多门省级精品课程。另外,学校还设有研究生院(筹)、继续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以及至诚学院、阳光学院等2个独立学院。 

   ●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3个省级重点学科。已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工程硕士(含16个工程领域)。 

   ● 办学规模

     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26000多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0名,本专科生22000多名,此外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1600多名,成人教育学历类学生近8000名。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9万多名。学校为国家教育部批准可招收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的高校。 

   ●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3200多名,专任教师1700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0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含双聘院士4名),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闽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6名、讲座教授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专家2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 4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4名,博士生导师14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4名。

   ● 科研成果

     全校现有1个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设计)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7个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省级文科研究基地,3个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个省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各类科技项目3600多项,资助经费5亿多元;共获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76项,产生了155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三大奖;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和引用情况在全国高校排名稳定在前46至69位;专利授权量逐年递增,达到158件。 

   ● 合作交流

   学校与国内数十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际、校所协作关系,并且主动面向区域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不断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充分利用两岸三地关系,围绕闽台文化交流,积极开展对台、港、澳地区的科教文化交流。先后与美、英、德、法、俄、日、韩等国家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其中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阿尔斯特大学、德国莱法州等建立了中英、中德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积极开展中西文化交流,建有国内首个西方文献典籍中心--"西观藏书楼",成立了国际汉学研究院,国际著名汉学家、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先生( 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长期在校从事汉学学术研究、交流和教学活动。学校已成为福建省与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科教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 办学条件

     学校目前有怡山、旗山、厦门工艺美院等多个校区,占地近4500亩。学校办学主体位于福州地区大学城旗山校区。现有公共用房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1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亿多元;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电子图书66万多册,电子期刊60万多册,中外期刊7000多种,引进EI、CA等中外全文数据库36种;学校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福州主节点,校园网已初步建成一个全校范围内高速畅通的信息服务基础平台;体育运动场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 

 

 

用人单位

专业

岗位要求

拟安排岗位

人数

联系方式(区号0591)

电气学院

电机与电器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 谢荣华
电话:22866581
xrh75@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3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3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2

数计学院

计算机科学数学

博士学位;有较强管理、协调能力,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院长

1

联系人:雷晋明
电话:22865157
zhong@
 

智能信息处理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数据库技术

博士学位;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网络信息安全

博士学位;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嵌入式系统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图像处理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概率统计

博士学位;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数值计算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微分方程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实/复分析

博士学位;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代数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离散数学

博士学位;讲师岗位年龄不超过35岁,副教授岗位年龄不超过45岁

教学科研

2

博士学位教授,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

1

     数学或计算机专业         硕士研究生以上   实验教学    1

物信学院

通信工程

博士、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王昊
电话:22865132
wanghao@
 

电子信息工程

博士、教授

教学科研

2

电子科学与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2

微电子学

博士、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物理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机械学院

机制专业

博士或教授、副教授

教学科研

2-3

联系人:杨志翔
电话:22866267
jxxyzz@
 

机设专业

博士或教授、副教授

教学科研

1

焊接专业

博士或副教授

教学科研

1

机电专业

博士或副教授

教学科研

1

力学专业

博士或副教授

教学科研

1

车辆专业

博士或教授、副教授

教学科研

2-3

紫金矿业学院

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资源经济学、矿物学、岩石学;矿产勘探、地球物理勘探

博士;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有从事过高校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

教学科研

3

联系人:方友喜
电话:22865211
rsc9@
 

采矿(通风及安全)

博士及教授

教学科研(学科带头人)

1

博士;50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教学科研

1

矿物加工工程及有关学科方向

博士;50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教学科研

5

化学化工学院

结构化学

博导、博士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戚正钢
电话:22866233
hxhgxy@
 

胶体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无机化学

博导、博士

教学科研

2

有机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化学工程 (环境化工、系统工程)

教授

教学科研

1

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

教授

教学科研

1

过程控制、自动化、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力学

教授

教学科研

1

制冷与低温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

化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分子医学

教授、博士

教学科研

1

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实验教学)

2

化工原理

博士

教学科研(实验教学)

1

功能材料(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食品安全与检测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分析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戚正钢
电话:22866233
hxhgxy@
 

光催化研究所

物化

博士

教学科研

3

化肥催化国家工程中心

糖生物化学

博士或博士后

教学科研

1

太阳能电池

博士或博士后

教学科研

1

蓄电池

博士或博士后

教学科研

1

氨合成催化剂

留学回国的博士或博士后

教学科研

1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

留学回国的博士或博士后

教学科研

1

FT合成催化剂

留学回国的博士或博士后

教学科研

1

生工学院

食品科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林燕南
电话: 22866280
qgzz@
 

生物工程

博士(学科、学术带头人)

教学科研

2

材料学院

材料加工工程

教授、博导

教学科研(学科学术带头人)

1-2

联系人:江建锋、
余贤虎
电话: 22866538
clxy@
 

材料物理与化学

教授、博导

教学科研(学科学术带头人)

1-2

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方向)

博士、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3

金属材料加工工程(焊接、塑性成型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2

无机材料(功能材料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土木学院

结构工程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1

钱升、张和秋

电话:22865350

tjxy-zzb@

桥隧工程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1

防灾减灾工程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1

结构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2

桥隧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2

防灾减灾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3

岩土工程

博士、教授

教学科研

1

水工结构

博士

教学科研

2

水文及水资源

博士

教学科研

1

       工程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2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博士或副教授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柯江锋
电话:22866390
kjf@
 

城市规划

博士或副教授

教学科研

2

环资学院

环境科学

男,博士学位

教学科研

1-2

联系人:刘玉娟
电话:22866070
env@
 

环境材料

博士

教学科研

1-3

安全工程专业

教授或博士

教学科研

2-3

土地评价与管理方向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软件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5

联系人:黄长洵
电话: 22866359
hcx@
 

计算机应用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类

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或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博士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陈昱
22866651
pas_ll@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博士

教学科研

1-2

八方物流学院

物流管理

         具有正高职称或获博士学位年龄45周岁以下

教学科研

1-3

联系人:李艺全
电话:22865226
xgb@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1

联系人:曹土全
电话:22866258
ctq@
 

日语

博士或教授

教学科研

1

德语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1-2

法学院

法学

博士,副教授以上

教学科研

2

联系人:梁志军
电话:22866298
dzz2560@
 

管理学院

经济学类

博士

教学科研

5

联系人:陈仁彬
电话:22866410
gydb@
 

管理学类

博士 

教学科研 

5

人文学院

邓小平理论

博士

教学科研

1

联系人:张金城
电话:22866579
rwxy2@
 

社会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

生物学、生物工程、医药技术、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技术、医疗器械、食品工程、药物分析

博士(985、211高校毕业),发表论文SCI2篇以上,单篇影响因子3以上,总和5以上。

教学科研

2-3

联系人:吴红珊
电话:83725260
seyy@
 

图书馆

情报学

博士

教学

1

联系人:杨为建
电话:22865328
 yangwj@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方向

硕士

教学

4

联系人:张海英
电话:0592-2063575
hyzs2570807@
 

美术学(漆画专业)

硕士

教学

1

 

 

福州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行规定(摘要)

      一、七类引进人员:

第一类  两院院士、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年龄可适当放宽)、"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第二类  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杰出学者、可担任学科带头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按一级关键岗位评估;

第三类  在本学科领域造诣较深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博士生导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按关键岗位评估;

第四类  确需补充师资队伍的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具有副高职称的博士、博士后;

第五类  确需补充师资队伍的博士(年龄在40岁以下);

第六类  特殊需要人才,具有特别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第七类  双聘教授。

类  别

安 家 费

购 房 补 贴

科 研 启 动 费

协  商

协   商

50-200

10

30

25~100

①(博导、博士)7~10

②(博士)6~8

①10~20

②7~15

①10~25

②7~20

3~5

6~8

4~10

2~3

3~6

1~5

协   商

协   商

协   商

津贴协商

住房协商

协   商

      福州大学人事处网址:rs***.cn[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人事处 邮编:350108

      联系人:

      张友恭:0591-22865282  rszp@

      曾忠毅:0591-22865286  rsc2@

      林登平:0591-22865288  rsc1@


 YingJieSheng.COM 
在研究过那些知名男女后,我发现,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做手边诸事都用尽全力、以极度的热忱努力不懈。 [哈瑞?杜鲁门]
上一条: 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人才招聘 <<其它 地区相关信息>> 下一条: 镇江宝德2009招聘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