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中国教育在线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教育在线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学校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历史悠久和特色鲜明的以工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校园碧草如茵,花木繁茂,建筑典雅,环境优美,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
学校设地球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部2个教学部。
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设48个本科专业,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9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自2003年起受南京军区委托培养国防生。
学校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与技术、岩土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应用化学、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7个研究所;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等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图书馆各类文献总量220万册,是安徽省教育图书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皖北片信息服务中心。《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核心期刊,同时出版发行《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科学技术》等学术刊物。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00人,成人本专科生15000人。学校在职教职工210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乌克兰、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进行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论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学校在省及国家各类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被教育部和安徽省分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荣誉称号。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的高校。
2009年需求计划
招聘专业(研究方向) | 拟聘岗位 | 学历 | 人数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备注 |
大地测量学与测绘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地球与环境学院 院长:严家平 TL:0554-6633011 联系人:侯辉 TL:0554-6668752 E-mail: huihou@ |
|
地层古生物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本科为地质 | |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地理信息系统 | 实验员 | 硕士 | 1 | 掌握GIS、RS、GPS常用软件的操作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
安全工程 | 科研 | 博士 | 1 | 能源与安全学院 院长:华心祝 TL:0554-6668759 E-mail: xzhhua@ |
|
采矿工程或工程力学 | 科研 | 博士 | 1 | ||
安全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2 | 本科为安全 | |
采矿工程或工程力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 | 2 | 本科为采矿 | |
工程管理 | 科研 | 博士 | 1 | 土木建筑学院 院长:汪仁和 TL:0554-6668652 联系人:尹楠 TL:0554-6668693 E-mail: nyin@ |
|
结构工程 | 科研 | 博士 | 1 |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建筑环境艺术 | 教学科研 | 硕士及以上 | 1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建筑学 | 教学科研 | 硕士及以上 | 1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岩土、地下结构或隧道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工业设计(工科类) | 教学科研 | 硕士及以上 | 1 | 机械工程学院 院长:张安宁 TL:0554-6668941 联系人:徐育军 TL:0554-6668949 E-mail: jxxxz@ |
硕士:"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教学科研 | 博士 | 2 |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教学科研 | 硕士及以上 | 2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制图教学 | |
精密仪器及机械(光电工程方向)或光电信息工程专业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或高电压技术 | 教学科研 | 博士1人,硕士1人 | 2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院长:黄友锐 TL:0554-6668516 E-mail: dqxsz@ |
硕士:"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电子信息类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通讯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电气信息类 | 实验员 | 硕士 | 1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
材料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范肖南 TL:0554-6634072 联系人:于秀华 TL:0554-6668649 E-mail: xhyu@ |
|
矿物加工 | 教学科研 | 博士 | 2 | ||
计算机相关专业 | 教学科研 | 博士 | 3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李敬兆 TL:0554-6668928 E-mail: jzhli@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化学工程学院 院长:徐国财 TL:0554-6668485 E-mail: gcxu@ |
|
高分子材料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制药工程专业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本科为制药工程 | |
化学 | 实验员 | 硕士 | 1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
计算机相关专业 | 教学科研 | 硕士以上 | 1 | 理学院 院长:殷志祥 TL:0554-6683889 E-mail: zxyin66@ |
具有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的能力 |
固体力学或工程力学 (计算力学/试验力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1人;硕士1人 | 2 | 本硕专业一致 | |
应用数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日语 | 教学科研 | 硕士 | 1 | 外国语学院 院长:束学军 TL:0554-6647576 E-mail: wyxzz@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英语 | 教学科研 | 博士 | 2 | ||
预防医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 | 2 | 医学院 院长:叶松 TL:0554-6659940 联系人:张超 TL:0554-6652484 E-mail: zhangchao9991@ |
|
计算机相关专业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经济与管理学院 院长:朱金波 TL:0554-6685266 E-mail: pgb2@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管理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金融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经济学 | 教学科研 | 博士 | 1 | ||
管理科学工程 | 实验员 | 硕士及以上 | 1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
行政管理学 | 教学科研 | 硕士及以上 | 1 | 人文社会科学部 部长:徐其清 TL:0554-6683818 联系人:虞尚元 TL:0554-6682900 E-mail: rwskbbgs@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政治学 | 教学科研 | 硕士及以上 | 1 | ||
中国近现代史 | 教学科研 | 硕士及以上 | 1 | ||
乒乓球 | 教学科研 | 硕士 | 1 | 体育部 部长:夏冬生 TL:0554-6668444 联系人:杨春 TL:0554-6668444 E-mail: yangchun0202@ |
|
心理学 | 心理咨询 | 硕士 | 1 | 学生处 处长:徐冬生 TL:0554-6668146 E-mail: xsc@ |
"211"学校,本硕专业一致 |
学生辅导员 | 硕士 | 8 | "211"学校、本校应届硕士 |
注:博士,40周岁(含)以下;硕士,30周岁(含)以下。学生辅导员岗位要求为中共党员。应聘者的基础学历要求为全日制本科。
引进博士优惠待遇
除正常享受工资、福利、校内津贴外,学校提供8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一套(免收房租),提供安家费8万元,提供科研启动费6万元。配偶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经考核,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可以办理调动。对于科研业务能力突出可期作出较好业绩的,优惠待遇可以浮动(面议)。
应聘者需提供材料
1、本人及配偶学习、工作简历;
2、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及各类获奖证书(如有的话);
3、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性成果;
4、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信息。
应聘者可直接投递简历至专业所在学院,同时须投递至人事处。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安徽理工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232001
联系电话:(0554) 6668784 6668114
联 系 人:陈 艺 秦怀宏 彭玉地
电子信箱:rsc@
2009年公开招考学生辅导员、实验员公告
为进一步优化学校思政教师队伍、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结构,提高其素质、管理工作水平、技能操作水平,我校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辅导员、实验技术人员,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招考人数
学生辅导员8名,实验技术人员4名。
二、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毕业生均可报考学生辅导员:
1.中共党员,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基础知识,热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身心健康,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作风严谨,工作务实;
3."211工程"大学或本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且基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4.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获得过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5.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文字表达、观察思考、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年龄在30周岁以内(1979年7月1日之后出生)的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毕业生均可报考实验技术人员:
1.具有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2.身心健康,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作风严谨,工作务实;
3."211工程"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且基础学历为的全日制本科,本科、硕士所学专业一致;
4.年龄在30周岁以内(1979年7月1日之后出生)的应届毕业生。
三、报名
1.报名方式:报考人员统一在安徽理工大学人事处报名,可以现场报名并提交全部报名材料;外地考生也可以通过信件报名(时间以邮寄当天邮戳为准),且所有证件的原件请在领取准考证时一并校验,请不要将各种证件的原件邮寄以免遗失。
2.报名所需提交材料:
(1)《安徽理工大学公开招考报名表》(见人事处网页);
(2)一寸免冠照片2张(照片背面注明姓名和所在单位);
(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4)毕业证和学位证复印件各一份,同时在报名现场须出示原件;
3.报名时间:2009年2月15日-2009年3月15日
4.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 安徽理工大学人事处师资科,邮编:232001,联系电话:0554-6668114,联系人:罗凌、彭玉地。
四、考核
考核分为笔试、面试和心理测试三个环节,具体时间见准考证和网上公告。
1.笔试
内容: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验技术)、综合基础知识和行为能力(辅导员),所占比例:占总成绩的40%。
2.面试
内容: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相关内容为主,所占比例:占总成绩的60%。
3.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用。
五、政审
对于考核通过者,学校统一派人到应聘者所在单位(学校)进行政审,或由考核通过者的培养学校提供政审证明。
六、体检
体检统一在安徽理工大学校医院进行。
七、公示
经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拟录用人员名单,统一向社会公示。
八、录取
拟录用人员到人事处签订就业协议书。
安徽理工大学
二○○九年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