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2009-03-05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 辽宁省沈阳市 | 单位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 隶属部门 | 升学 |
联系部门 | 人力资源部 | 单位电话 | (024)83978240 | 联 系 人 | 李淑贤 |
单位性质 | 升学 | 单位传真 | 024-23891320 | ||
单位网址 | ww***.cn[点击查看] | 电子邮件 | lisx@ | 单位邮编 | 110016 |
备 注 | 传真:024-23891320 |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 个人自荐 | |||||||||||||||||||||||||||||||||||||||||||||||||||||||||||||||||||||||||||||||||||||||||||||||
提 供 待 遇 | ||||||||||||||||||||||||||||||||||||||||||||||||||||||||||||||||||||||||||||||||||||||||||||||||
|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现任所长卢柯院士,名誉所长师昌绪院士。经老一辈科学家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属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享誉海内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重要的研究基地。
建所初期,金属研究所致力于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恢复和振兴;随后,成功实现了向新材料领域的跨越发展,为国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成绩斐然。改革开放以来,金属研究所拓辟新宇,协同进取,集全所整体优势,攻国家急需技术,完成了大量高难度的科研任务。1999年5月,根据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在“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建设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创新材料科学、攀登科技高峰、培育杰出人才、服务经济国防”为使命,提出了“集成优势学科,拓展研究领域,整合科研团队,强化基地建设”的改革思路。以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这些材料的结构、性能、使役行为及其防护技术,并注重材料制备与加工及工程化研究。金属研究所已初步形成基础、应用、开发的新格局: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瞄准国际前沿,解决重大的学科问题。应用研究以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为核心,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并参与创建发展了科金新材料开发总公司、金昌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技术企业。
近年来,金属研究所在晶体物理、非晶态与纳米材料、纳米碳管及先进炭材料、可加工精细陶瓷、高温钛合金、高温合金、发泡金属、防护材料与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优异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奖励。“超高强度高导电性纳米孪晶纯铜”(2004)、“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降低纯铁氮化温度”(2003)、“纳米铜室温超塑延展性的发现”(2000)、“纳米碳管储氢量的确定”(1999)均发表在《Science》周刊,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并分别被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2000年度和199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及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
金属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1998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港、澳、台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在前五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金属所入选7篇,占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论文的30%,是材料学科入选最多的单位,中科院研究生院长特别奖获得者21人,占全院近10%,列全院第1位。
金属研究所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与英、美、德、日、意等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国际前沿合作课题研究。15名科技人员在30余个国际组织(杂志)任职,在国内材料领域各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受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等委托,金属所编辑出版《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材料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材料研究学报》(中文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等6种学术刊物。
未来的金属所将凝聚一批国际材料科学精英人才,拥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和支撑条件,具备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尖端材料技术研究任务,不断涌现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金属所将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9年需求计划
岗位
岗位描述
应聘条件
所领导办公秘书 办公环境管理、文书处理、接待来访、领导出行和活动安排等。 法律、管理或文秘等相关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年龄35岁以下,中共党员。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纪检监察 纪律检查、干部监察相关工作;协助党务管理及内部审计工作。 会计或审计相关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年龄30岁以下,中共党员。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销售代表 C/C复合材料及非金属制品销售 材料 或化工专业
专科及以上学历
科研 热加工模拟 锻压或压力加工专业
博士
博士后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
研究和应用 高分子物理或高分子化学专业
博士
博士后 搅拌摩檫焊接 材料学或材料加工专业
博士
科研助理 实验技术操作 焊接专业
专科
建所初期,金属研究所致力于我国钢铁冶金工业的恢复和振兴;随后,成功实现了向新材料领域的跨越发展,为国家若干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成绩斐然。改革开放以来,金属研究所拓辟新宇,协同进取,集全所整体优势,攻国家急需技术,完成了大量高难度的科研任务。1999年5月,根据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在“东北高性能材料研究发展基地”建设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建立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新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创新材料科学、攀登科技高峰、培育杰出人才、服务经济国防”为使命,提出了“集成优势学科,拓展研究领域,整合科研团队,强化基地建设”的改革思路。以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这些材料的结构、性能、使役行为及其防护技术,并注重材料制备与加工及工程化研究。金属研究所已初步形成基础、应用、开发的新格局: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瞄准国际前沿,解决重大的学科问题。应用研究以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材料环境腐蚀研究中心为核心,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并参与创建发展了科金新材料开发总公司、金昌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技术企业。
近年来,金属研究所在晶体物理、非晶态与纳米材料、纳米碳管及先进炭材料、可加工精细陶瓷、高温钛合金、高温合金、发泡金属、防护材料与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优异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奖励。“超高强度高导电性纳米孪晶纯铜”(2004)、“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降低纯铁氮化温度”(2003)、“纳米铜室温超塑延展性的发现”(2000)、“纳米碳管储氢量的确定”(1999)均发表在《Science》周刊,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并分别被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2000年度和199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及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
金属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1998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港、澳、台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在前五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金属所入选7篇,占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论文的30%,是材料学科入选最多的单位,中科院研究生院长特别奖获得者21人,占全院近10%,列全院第1位。
金属研究所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与英、美、德、日、意等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开展国际前沿合作课题研究。15名科技人员在30余个国际组织(杂志)任职,在国内材料领域各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受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等委托,金属所编辑出版《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材料科学与技术》(英文版)、《材料研究学报》(中文版)、《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等6种学术刊物。
未来的金属所将凝聚一批国际材料科学精英人才,拥有先进的仪器装备和支撑条件,具备规范、高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尖端材料技术研究任务,不断涌现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金属所将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9年需求计划
岗位
岗位描述
应聘条件
所领导办公秘书 办公环境管理、文书处理、接待来访、领导出行和活动安排等。 法律、管理或文秘等相关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年龄35岁以下,中共党员。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纪检监察 纪律检查、干部监察相关工作;协助党务管理及内部审计工作。 会计或审计相关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年龄30岁以下,中共党员。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销售代表 C/C复合材料及非金属制品销售 材料 或化工专业
专科及以上学历
科研 热加工模拟 锻压或压力加工专业
博士
博士后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
研究和应用 高分子物理或高分子化学专业
博士
博士后 搅拌摩檫焊接 材料学或材料加工专业
博士
科研助理 实验技术操作 焊接专业
专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