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2012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1-11-01)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人;专任教师千余人,其中近70%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滨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大学体育部等20个院(部),拥有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等20余个省部级科研机构。
 
校园占地2189亩,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拥有27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11个实验室是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43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37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期刊1800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48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硕博点基本涵盖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等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气象学科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学校形成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5万多人。众多校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高级管理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气象学会会士、中央部委领导以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学校学历得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广泛认可。
 
 学校长期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科学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获得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94项,2010年科技经费突破2亿元。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发展,获得了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奖项。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先后与美国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底特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30余所国外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联合招收本科生及研究生。学校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留学生资格。2009年,学校创办巴哈马学院“孔子课堂”,成为江苏省第四所在海外开办孔子学院(课堂)的高校。
 
 学校设有“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为12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200余名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并成功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第十届教育与培训大会和第三届“定量降水估计与预报”国际会议等。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62次届会颁发证书,表彰学校为国际气象培训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今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为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而努力奋斗。(2011-06-10)
 

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院部需求专业及联系方式
学院
需求专业(方向)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简历投递Email
大气科学学院
台风
刘老师
025-58731186
liulin@
大气科学学院
中尺度气象学
大气科学学院
资料同化
大气科学学院
气候变化
大气科学学院
气候系统模式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动力学
大气科学学院
季风系统
应用气象学院
地气交换与大气环境
徐老师
025-58731539
001638@
应用气象学院
农业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院
城市气象学
应用气象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
大气物理学院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胡老师
025-58699773
hupeiyun@
大气物理学院
大气遥感探测方向
大气物理学院
雷电科学与技术
海洋科学学院
物理海洋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生态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气象
水文气象学院
水文气象
谢老师
025-58731556
xqian@
水文气象学院
工程水文
遥感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
曾老师
025-58731191
000357@
遥感学院
测绘学(包括大地测量学与测绘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环境化学
郭老师
025-58695609
huankeyuan@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污染控制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材料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球变化生态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环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处理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学(方向为:生理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转基因及风险评价等)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网络与信息安全
王老师
025-58731323
nuist323@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物联网/传感网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图像处理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智能计算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云计算
信息与控制学院
图像分析模式识别
徐老师
025-58731276
xk@
信息与控制学院
电气工程
信息与控制学院
信息技术
信息与控制学院
控制工程
信息与控制学院
仪器科学与传感技术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李老师
025-58731196
lileidw@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雷达技术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号处理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及无线网络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工程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电技术
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础数学(分析)
连漪
025-58731160
lianyi@
数学与统计学院
基础数学(代数)
数学与统计学院
概率论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理统计
数学与统计学院
应用统计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学工程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学工程(传感)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学工程(器件)
公共管理学院
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
关老师
025-58731210
ggx@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要求教授职称、年龄40岁以内)
王老师
025-58731550
sem@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要求教授职称、年龄40岁以内)
经济管理学院
应用经济学(要求教授职称、年龄40岁以内)
语言文化学院
科技史(气象科技史)
肖老师
025-58731365
xiao@
语言文化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文化学院
日语语言文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数码动画方向(3D动画)
张老师
025-58699883
medart@
传媒与艺术学院
网络方向
传媒与艺术学院
游戏方向
传媒与艺术学院
展示方向
大学体育部
体育类
顾老师
025-58731172
tiyubu@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10倍提供求职命中率!

.www.yingjiesheng.com.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