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大连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大连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一、单位简介
广州市设计院组建于1952年,是国内首批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也是原国家计委确定的全国旅游旅馆设计4个指导性设计院之一。以设计勘察为核心业务,拥有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市政道路工程专业甲级,市政排水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等多项甲级资质,以及城市规划编制、施工图审查、房屋安全鉴定、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设计等其他多项资质;其中建筑行业甲级为行业内最高资质,除建筑工程外,还可承担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幕墙工程、轻型钢结构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照明工程和消防设施工程等范围的甲级专项工程设计业务。下属14个生产部门、5个分院(分部)、4个子公司,员工近千名,其中全国工程设计大师1名,各专业的国家注册师近200多名,博士、硕士两百多名,各类高中级技术人员800多名。
广州市设计院立足于“做优做精”的发展定位,坚持走高端路线,打造拳头产品。建院60多年来,秉承岭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打造了一大批标志性建筑精品,如广州友谊剧院、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路展馆)、广州火车站、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天河城、广东美术馆、湖南省政府办公大楼、湖南省人民大会堂、广州新图书馆、毛泽东遗物馆、广州塔(建筑高度600米)、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广州太古汇、广州珠江城、广州周大福中心、南越王宫博物馆、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会展商务组团一期、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等。这些高端项目均以过硬的质量、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领先的技术优势赢得业界的广泛认可。目前该院建筑设计作品遍布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亚、欧、非等11个国家,荣获各级奖项1000多项(次),品牌影响力在全国位居行业同类单位前列。
科技创新是广州市设计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获科技进步奖和其他科学技术奖3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200项(其中发明专利50多项),主编、参编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近50项。先后被评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和“广东省自主创新标杆企业”。在推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建筑、岭南建筑中成绩突出。其中,设计大厦节能改造项目被作为典型案例写入《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4版)》;广州太古汇成为广州少数获得运营黄金级LEED-CS认证的项目;广州珠江城是目前国际上少数综合多项节能技术的超高层建筑,被列入“国家超低能耗示范工程”,获得美国铂金级LEED-CS预认证,受到全球瞩目。六十多年来,广州市设计院凭借良好的信誉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对技术的不懈探索,沉淀出厚重品牌,连续十九年被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相继被评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全国先进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全国创新型优秀企业”。未来,广州市设计院将传承发扬优秀传统,锐意开拓创新,为新型城市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岩土与地下工程所是本院岩土与地下工程方面的专业所,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基坑、边坡、地基处理及城市地下空间(含地下轨道等)大型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评估和科技研发业务,人员实力强,勘察、设计及科研人员40名,其中,博士(后)6名,硕士15名,广东省杰出工程勘察设计师2名,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6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4人。岩土与地下工程所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基坑边坡与地基处理专委会、基础及地下工程专委会的依托单位,承接了国家、省市及企业委托的科研及技术攻关工作,主编和参编多项国家及地方标准。负责了近五百项大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工作。
二、招聘研究方向
我院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以及科技创新工作。我院与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已联合共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以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建设为目的,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及科研成果转化。现根据工作需要,我院拟招聘多名从事岩土及地下工程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有志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建筑基坑、边坡、地基处理关键技术;
2、特殊工程地质地基基础关键技术;
3、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关键技术;
4、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新技术、新方法;
5、大型岩土工程安全分析、大数据分析与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
6、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研究方向,应聘者可结合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领域。
三、招聘基本条件
1、获得国内外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
2、年龄在35岁以下,具备优秀科研能力者可适当放宽;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拟研究课题或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立志在该领域持续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4、具备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5、遵纪守法,求真务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四、学术背景及能力条件:
岩土工程、地下工程、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地质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符合以下学术背景及能力条件之一者优先:
1、具有一定的基坑、边坡、地基处理、地下轨道交通等岩土工程项目背景;
2、从事过岩土工程分析、工程安全监测和结构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熟悉国内外岩土工程相关规范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4、掌握城市地下工程的实验能力、相关数值计算和分析能力,拥有相关项目和科研经验;
5、具有较强的计算编程能力,BIM、计算机、地理信息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熟悉项目BIM需求、BIM方案实施具体细节,熟练掌握CAD、Revit、Navisworks等BIM相关软件者优先考虑;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试图打破传统技术的壁垒,借助数字化的计算机技术(GIS、RS、GPS、BIM)和交流技术来支撑信息化设计,从技术上对岩土工程安全分析与信息化管理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具有较好的数理建模、算法设计、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基础,熟悉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的优先考虑;
6、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较强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7、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完成新技术开发或现有技术革新,具有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申请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自荐材料;
2、《博士后申请表》;
3、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意向书);
4、个人相关领域研究代表作;
5、拟研究方向的设想(300~500字文档或PPT)等。
六、在站待遇
我院为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博士后在站期间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享受我院在职人员同等的福利、待遇及社保。同时享受广东省博士后政府生活补贴、设计科研奖励,年薪30万以上(税前);在站期间,我院为博士后在广州市安排良好的办公条件及过渡住房(不少于两房一厅),根据相关政策协助解决本人,配偶及子女户口;出站后优先留院工作。
七、联系方式及简历投递方式
通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东横街3号设计大厦8楼 人力资源部
联系人:刘小姐联系电话: 87513015
简历投递邮箱:zhaopin@
职位名称 | 职位类型 | 学历要求 | 工作城市 | 职位描述 | 薪资待遇 | 招聘人数 |
---|---|---|---|---|---|---|
岩土博士后 | 工程技术人员 | 博士生毕业 | 广州 | 从事岩土及地下工程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 20000以上 | 5 |